笔趣阁 > 发家致富在古代 > 第12章 挣钱第一步

第12章 挣钱第一步


温如娘收好凭证之后,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轻松笑容,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和这个烂人有关系了。
  而李强收好凭证之后就要求温如娘兑现她刚刚承诺的银钱。
  还要求温如娘这两天就搬出去。
  等他们都处理完,里正就对李强说:
  “强子,你这次做的过了,如娘这么好的媳妇,几个孩子又乖巧懂事,你不好好过日子在瞎折腾什么。”
  李强不吭声,倒打一耙说:
  “是她不安生,有我什么事,是她要和离的,房子田地当然还是我的,难道还能分给她不成?”
  温如娘这边回到家,就已经抓紧在收拾东西了。
  李芸娘有点担心的问她:
  “娘,我们建房屋地是买的,还要给爹四十两,建房子的钱还够吗?我们现在连田地都没有,你之前种的菜和粮食刚刚都没说清楚归谁。”
  温如娘也想到了,之前说田地归李强,这现在地里的菜可全是她亲自翻土施肥除草浇水的。
  “这个你爹应该会给我们摘菜的,要是她不给我摘,我直接去地里薅了去。”
  “那我们得想办法挣点钱买田,差一点的田地都行,有田就能种菜种粮。”
  李芸娘有点忧愁的说,她自己被温如娘从怡红院赎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花了八十两了,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回来的时候也已经和她说了,原本要给她留做嫁妆的刺绣卖掉了,总共卖了二百两。
  现在也应该只有五十五两了。
  季兰在院门外喊;
  “如娘,在家吗?”
  “在呢,快进来吧兰姐。”
  温如娘在屋里回应道。
  季兰一进屋就看到被李芸娘收拾出来的大包小包,两个小的在边上帮忙整理衣物。
  “如娘,爹娘找你商量建屋这件事。”
  “正巧,我正准备要去找爹呢,今天或者明天就能动工最后,请多几个人,建的快点,好方便入住呢,这里多住一天我都不舒服。”
  说完,两人结伴就出门到季兰家去了。
  本来小桃花还想跟着去的,被她拽了回来,现在那么多事情,小桃花去就是添乱。
  把屋里需要整的东西都整理好了,李芸娘琢磨着什么法子能快速的挣钱。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卖小吃是最容易挣钱的,可是要做点什么呢?
  酸豆角还没行,还在坛子里泡着,最少都要十五天才可以,这个季节可以弄什么吃的呢,李芸娘好忧愁。
  现在就相当于是八月份了,这里的水果也不多,她这段时间观察了气候,感觉像现代的两湖地区。
  这边吃粟米,水稻比较多,这里虽然背靠山,但是一点也不缺水。
  种麦子的比较少,所以这边的面粉比较贵,面粉要十八文一斗,白米十文一斗,粟米才四文一斗。
  正在收拾自己衣物的李树说:
  “二姐,这些我们挖的花生不用分开爹吧。”
  这话一下子就提醒了她,她家挖回来这么多花生,总不能全都吃吧,也吃不完这么多,她完全可以做成花生小吃,什么盐水花生,虎皮花生,糖衣花生,这么多可以做的,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想到这,她顿时开心的想抱住弟弟转一圈,但是遭到了自己亲弟弟的剧烈抗拒。
  “二姐,我已经九岁了,过了十一月就十岁,男女有别了。”
  “怎么,我又不是亲你,怎么就抱不得,家里又只有我们两个人,我抱一下亲弟不行?”
  “不行!”
  李芸娘见弟弟这么义正言辞的拒绝,忍不住的伸手轻轻捏了他的脸。
  “小气鬼。”
  既然已经想好要做什么了,就要准备,她打算先做个虎皮花生,盐水花生,家里的糖没多少就不霍霍了,她娘挣钱也不容易。
  等她先试试看,如果不行就及时止损,她们家现在经受不起折腾了。
  李河家,李民和他儿子那边一大家子都在家,给如娘商量搬家的事情,既然他已经和李强和离了,还是尽早的搬出来。
  温如娘也是这么想的,她还有其他的事想问李民。
  “爹,您知道谁家有田地卖吗,我想买一些来种粮食,也不要太远的。”
  “你还要买干嘛,我名下还有五亩地在背山的那边,我们不经常到那边种东西,你要种的话就先去种着,就当是我们老两口给那几个孩子的。”
  李河和季兰在边上听到李民要给那边的地给如娘种,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反而还在一块劝着让她种。
  温如娘闻言,内心里还是很感触的,虽然嫁的的丈夫不好,但是遇到了好的公爹公婆,她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季兰看到温如娘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说:
  “要是李强提前赶你们出来,你们就到我家里来住。”
  “他不敢赶我的,好歹也是同床共枕十几载。”
  温如娘和李民李河看好开工时间,就马上要去找人来看地基动工了,再不抓紧动工就不好找人,再过半个月大家就准备秋收了。
  商量结束后,温如娘匆匆赶回去,进家门就看到李芸娘带弟弟和妹妹在捣鼓花生。

  小桃花看到她回来了,抬头看向温如娘说:
  “娘,二姐要做好吃的卖,快点过来尝尝看,我吃着觉得好好吃。”
  “是吗?我也来尝尝。”
  她拿起了一个花生掰开了吃,确实好吃,不知道放了什么调味料,咸味得当,而且吃起来又香,和平时自己煮的不是一个味,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
  不知不觉温如娘连吃了好几个才停住嘴,看到李树在剥花生吃,小桃花确是没管那么多,直接上嘴去咬,把外面的水都吸干了才吃到花生粒。
  这时,又看到李芸娘从厨房又端一盘花生出来,问:
  “芸娘,你打算去镇上卖还是到县里卖?卖多少钱?”
  “我打算到县里卖去,县里舍得吃的人也多,就卖三文钱一碗。”
  温如娘有点惊讶,三文钱一碗,不觉得有点担忧芸娘的生意了。忙说:
  “三文一碗会不会定价高了。”
  “怎么会高,我从村里大老远的运过去,还要在家里费柴火烧,里面一起炖还放了好料,三文钱已经很便宜了。”
  李芸娘现在已经是和现代李云云是一个人了,所以有了运费,人工费,成本费概念。
  温如娘是觉得自家地里的东西不怎么值钱,所以才有了三文钱贵了的感觉,换李芸娘就不这么觉得。
  “娘,我明天早上去买,你能不能先借我几文钱坐船去。”
  “你一个人去吗?要不叫上你二堂哥一块去吧,有他一块娘放心点。”
  “好,我把厨房里的端出来就去。”
  说完,李芸娘就把里面剩下的盐水花生端出来,还拿了一个碗装满一碗,然后就去大伯家找二堂哥去。
  快走到大伯家了,就遇上了正在回家的李则硕。
  “芸娘,咦?你端碗花生是给我吃的吗?”
  李则硕憨笑,说着就要就把李芸娘的花生拿过来自己端。
  “这花生怎么煮的,怎地这么好吃,和我娘煮的不一样。”
  李芸娘还没开口说话就被他一连串的话堵住了嘴,看了眼正在拿盐水花生吃的大堂哥说:
  “我本来是想找二堂哥明天陪我到县里做点小买卖的。二堂哥在家里吗?”
  “你找李则果呀,他在家呀,你要去县里做小买卖为什么不叫我,反而叫李则果呢?”
  “我看你就觉得你挺忙的,肯定没时间陪我去。”
  “我有空,明天我陪你去,不用告诉他了,就这么定了,明早何时出发?”
  “行吧,你有空陪我去也行,明早卯时出发,你到我家来帮我带点东西,花生你就端回家给爷奶大伯婶娘吃点。我还有事,先回家准备了。”
  李芸娘说完就往家里走了,明天她准备卖两种,一种盐水花生,一种虎皮花生,这两种都要做挺久的,她今晚就要做好,明早卯时就和大堂哥出发了。
  走到一半,突然想起她家只有一个背篓,又折返到大堂哥家里让他明早带个背篓过来。
  家里,温如娘在算账,明天她要请人了,她现在是想盖砖瓦房,茅草屋太不顶用了,刮点风屋顶就被吹跑,下雨还漏雨。青砖房盖好点要花十五两,还要人工费预算五两。
  李芸娘回到家看到自家娘在把银子分成好几堆,还听到她嘴里念叨着数字,觉得可爱极了。
  “娘,你说让我来帮你算吧。”
  听罢,温如娘也不再和数字死磕了,当即就给女儿报价格,算总数。
  “一块砖要两文钱,一片瓦要三文钱,建房预估要用两万块砖,瓦片三文钱,是预估要用九千片,那就是砖要四十两,瓦片要二十七两,人工费每人三十文一天,请十五个人,就是四百五十文钱。”
  温如娘就这么看着女儿掐都不用掐手指直接就口算出来了,实在是太令她震惊了。
  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家女儿有这方面的天赋。
  李芸娘心道:我现在已经和异世李云云灵魂融合了我会说吗?说出来就要把你吓到了。
  快速的给温如娘算好账之后,就要去忙活花生去了,现在她家可是急缺用钱呢,刚刚算了钱,总数差不多要六十八银两呢,她娘身上最多也就五十五两,根本就不够。
  李芸娘和李树一块淘洗花生,清洗干净后还要一个个的捏开豁口后,就放大锅里煮,放了花椒,香叶,桂皮,八角,小茴香,小葱生姜,还加了盐,就开始煮。
  把盐水花生煮的时间就开始准备虎皮花生,李芸娘先把面粉,鸡蛋,糖准备好。就把沥干的花生端进来,加入面粉和鸡蛋开始和,和好了就放一边,家里的糖都被她用完了,明天卖了钱就要买糖买配料回来。
  一直忙到深夜,李芸娘才忙完,李树和小桃花早就被她赶回房间睡觉,就只有她娘陪着她,帮她忙。
  忙完了倒头睡,感觉没睡多久就被她娘叫醒了,她昨晚怕自己睡过头就叫她娘来叫她。
  门口外面的李则硕早已经来到,等了好一会。
  李芸娘也没有耽搁太久,快速的洗把脸就和她大堂哥背起背篓就出门了,他们桃花村到桃花镇走旱路都要一个半个时辰,还要赶上从桃花镇的到太宁县的船。

  八月份的的天只有早上是凉快的,他们两个赶到镇上,李芸娘到了原先好心给她馒头的那家包子铺买了馒头。
  和大堂哥一人吃一个,顺便把上次她吃的馒头钱补上。
  “丫头,找到家人啦,你们背着两个背篓是要卖什么?”
  “陈大哥,是自家做的花生,你尝尝。”
  陈兴接过李芸娘的盐水花生尝尝了,眼睛一亮,就问:
  “你这花生怎么卖?”
  “三文钱一碗,这份就当我谢谢你当时的慷慨。”
  说着就给陈兴舀了一合盐水花生给他,他们吃了早餐就赶去搭船了。
  李芸娘和她大堂哥又坐了半个时辰的船到太宁县,船费一个人三文钱,还没开张早上他们就花了有十文钱。
  下了船,李则硕就问;
  "芸娘,我们上哪里去卖。”
  “我们先到酒楼附近卖,那边吃早茶的人都不缺那几文钱。”
  “也对,到卖菜的地方多是家里管钱的,不怎么舍得。”
  李则硕赞同李芸娘的分析。
  她们在云来楼外边百米处把背篓放下,看着稀稀疏疏出来寻食得人叫卖道;
  "走过路过的来看看咯,新鲜出锅的盐水花生,都是自家种的,尝一口让人停不下来,好吃极了。"
  “大哥,来尝一个,保证你吃了口齿留香,不后悔。”
  边上的则硕都被他这个堂妹震惊了,做买卖还能这么做,顿时就觉得他一个大男子就有点扭捏了,他也不示弱的像李芸娘那样招揽客人。
  “走过路过的大哥  大姐们,新鲜的盐水花生和虎皮花生,上好的下酒菜,下饭小菜,买回去还可以放一两天,老人小孩都喜欢。”
  过路一位穿着绸缎的老爷顿时就被吸引了过来,从李则硕手里的碗捏起一颗盐水花生,闭着眼睛嚼了嚼,嘴里瞬间爆满了花生的咸香味道。
  吃完之后这位老爷就问怎么卖。站在一边的李芸娘就回答;
  “盐水花生三文一碗,虎皮花生五文钱一碗。”
  “盐水花生给我五碗,虎皮花生也来五碗。”
  “好咧,这就给您装起,您拿好,一共四十文。”
  李芸娘瞬间手脚麻利的给这位老爷装起递给他。
  这位老爷也很满意的就拿起回家哄孩子吃早饭去了。其他边上有一部分人看了也买了,这个要几合,那个要一合。
  李芸娘又从背篓里装出来一些大家试吃,大家试吃了都觉好吃,纷纷掏钱买。没多久,这两个背篓的花生就卖完了。
  后面试吃犹豫了,想买的时候都卖玩了,就和李芸娘抱怨说;
  “你们带的也太少了,我才犹豫了一会你就卖完了。”
  “我们家的都是用好料煮的,和外边买的就不一样。”
  李芸娘收拾东西答道,还好她在镇上和包子铺的陈兴买了些包装纸,不然都不知道要用什么东西打包。
  在回去的路上,她大堂哥整个人都是恍惚的,就这么一会就收入几百文,李芸娘还到药房买了点配料,又花去八十文,又到杂货点买了糖,面,又去一百文。
  刚到手的三百二十五文就没一百八,感叹这堂妹太能花钱了。
  快到桃花村的时候,李芸娘又从钱包袋里数出二十文她大堂哥,辛苦他陪她一天。
  “芸娘,我作为你的哥哥,怎么能要你的钱,快点收回去。”
  “硕哥,你不收的话,我下次就找二堂哥了,要是没有你,我可能就会被人刁难了。”
  “我都看到好几个人本来想刁难的,又看到我后面站着你才没有当场发难的。”
  听李芸娘这么说,他回想起来,确实有那么几个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顺,他还以为那几个人嫌他们买的贵呢。
  最后,他还是把李芸娘的给的二十文钱收下了。


  (https://www.7722wx.com/html/34616938/383838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