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邑国传 > 第13章 方忆安

第13章 方忆安


镇国公在聚仙楼附近观察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原本冷冷清清的聚仙楼渐渐有了人气,刚刚无事可干的店小二,现下忙得脚不点地。

        镇国公已得到回报,平康坊死了个名妓,萧陵只赶去看了一眼就离开了,也不知去了哪里。他派去的人晚了一步,错了过萧陵,江韫更是连影子也没瞧见。

        镇国公带着两人,进入了聚仙楼中,还未说话,掌柜就赶紧迎了上来,一口一个“江爷”,将镇国公引入二楼东侧正中的小室,镇国公一路走来,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聚仙楼共有两层,二层中空,走廊靠内,小室靠外,二楼居高临下,东侧靠着明庆宫,一向被视为聚仙楼中最好的位置。镇国公向来不耽于美食佳酿,来此处也不过三五次,但掌柜是何等精明之人,怎会不认得镇国公,又见他便装,知其不愿暴露身份,就喊着“江爷”,把他引入“老位置”。以镇国公的名望地位,在聚仙楼有此待遇并不奇怪,镇国公并未生出什么疑心。

        镇国公随意地点了几个菜,端坐在桌边,观察着门窗外的动向。窗外的长街倒是平静得很,此处靠着明庆宫,平日里也不会有人在此处穿行,只有往返巡逻的羽林卫。

        镇国公安排了人混在安兴、胜业两坊内,远远观察明庆宫西北门。按规矩,江韫要去往无极观,只能从西北门进出。

        聚仙楼的密室,镇国公还是第一次听闻,没有丝毫线索,于是便派了一人找借口四处查看。

        江韫主动拉着杨妈妈的手,问道:“杨妈妈,与忆安姑娘来往的公子中,可有一位叫陆扬的侍卫?”

        彭侍卫闻言停手了片刻,随后放慢了动作继续翻找。

        杨妈妈道:“陆扬?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来过这儿的侍卫不少,我一时……”

        杨妈妈突然拍了一下手,又道:“我想起来了,是有个不知好歹的侍卫好像叫这个名字,他酒醉后远远看了忆安姑娘一眼,就嚷着要给她赎身。”

        江韫问道:“后来呢?”

        杨妈妈道:“这种事情能有什么后来?闹过一场就完了呗。”

        江韫又问道:“楼下断掉的红绫,可是忆安姑娘的东西。”

        杨妈妈道:“不是,忆安姑娘不用红色的。”

        江韫道:“杨妈妈可认得珍宝斋的店主?他可与忆安姑娘相识?”

        杨妈妈急忙答道:“哎呀,我们忆安姑娘怎么可能会认识珍宝斋的店主。忆安姑娘清雅出尘,与那店主不是一路性子的人。”

        江韫道:“杨妈妈不必慌张,我只是随便一问。不过听杨妈妈的语气,是知道那店主的?”

        杨妈妈道:“不敢隐瞒姑娘,那店主是隔壁明月心的常客,大概也就来过我们家一两次,没见过忆安姑娘,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江韫道:“杨妈妈真是好记性。”

        杨妈妈道:“那店主很是豪气,我自然记得。”

        杨妈妈叹了口气,接着道:“哎,不知道是不是犯了太岁,那日死在我们店门口的客栈老板,分明也是隔壁的常客,偏偏……说来也是晦气。”

        江韫道:“杨妈妈这话可告知羽林卫了?”

        杨妈妈道:“当然说了,但隔壁偏偏不承认,反说是我瞎说,也不知道羽林卫怎么就信了他们,这种事情多查查也就知道了,我何必说这种谎。”

        江韫又道:“那玄灵山的守忠、守诚可是这里的常客?”

        杨妈妈讪讪道:“这个确实是。”

        江韫道:“道士来这儿,杨妈妈不奇怪吗?”

        杨妈妈道:“道士也是人啊,他们出家前就是这里的常客。出家后倒是收敛很多了,只找相熟的姑娘。”

        江韫道:“哦?是哪位姑娘,现在何处?”

        杨妈妈道:“是碧云、秋水两位姑娘,哎,她俩也被羽林卫带走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说话间,两人已走进书房,北面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寻常公子的书房都无法与之相比。江韫稍稍查看,便发现不少书是以簪花小楷抄录,再细心装订而成,其中有些早已失传的古籍,不知方忆安是从哪里抄得。

        江韫的目光在书架上游走,不知怎的,就被一本书脊上描着桃花的黑色小册子所吸引,正伸手要将其取下,就听见彭侍卫道:“江姑娘,来看这个。”江韫松了手,往彭侍卫身边走去。

        彭侍卫站在南面正中的矮柜之前,手中拿着一个不起眼的木盒子,木盒已然打开,江韫凑近一看,只见丝绸中包裹着一支花鸟样式的金步摇。江韫将这金步摇拿起细细查看,见其做工极其细致繁复,羽毛、花蕊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垂珠皆是一般大小,颗颗晶莹剔透,此步摇乃是上佳珍品,但却与方忆安的风格格格不入。

        江韫问杨妈妈道:“这金步摇可是方忆安之物?”

        杨妈妈答道:“从未见过,想来是哪位贵公子送的。”

        江韫摇了摇头道:“若是如此,怎会装在这样朴素的木盒子里。”

        杨妈妈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江韫抬头,矮柜上方墙上正挂着一幅画,寥寥几笔,在白纸上勾勒出一鲲一鹏,意境悠远,上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江韫暗想:“方忆安心中自有天地,怎会甘于久居青楼?”

        江韫转身问道:“杨妈妈是怎么遇见忆安姑娘的?”

        杨妈妈道:“说起来大概是在六年前,她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去广陵挑选些有灵气的小姑娘,一家不入流的妓馆妈妈找上了我,说手上有个读过书的漂亮姑娘,让我看看。我当时见她资质甚好,只是瘦弱了些。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丫头极为倔强,时不时整些幺蛾子出来,我自然不愿意买。谁知她自己央求我买她,我看她可怜,发了善心,这才买了她。好心有好报,她倒真是块美玉。哎,可惜现在……”

        杨妈妈说得轻巧,但江韫听着却是沉重得很,不知方忆安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地狱。

        江韫正要和彭侍卫说话,却见他盯着西面窗边案台,一言不发。

        江韫走了过去,见案台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摆放整齐,只有一张宣纸被撕成两半。江韫在案前坐下,将宣纸拼凑起来,宣纸上写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首诗本是指军中战士之情,但如今更多是用来形容男女之情,看来方忆安的确有了属意之人。

        “是陆侍卫吗?”江韫心道,彭侍卫收起来的东西,江韫着实有几分在意,但既然答应保住陆侍卫清白,在真相未明之前,她并不打算在外人面前追问彭侍卫。

        江韫问杨妈妈道:“从前夜到今日,你可知忆安姑娘去过哪?见过谁?”

        杨妈妈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这不难知晓,她的丫头和门口监视的羽林卫应该都知道的。”

        江韫抬头向外望去,窗外不远处,正对着隔壁院中的小楼。不过,对面小楼与这边风格迥异,浮华得很。小楼二层东侧也有一扇大窗户,此刻窗门紧闭。

        江韫问道:“杨妈妈,不知对面是何处?”

        杨妈妈有几分不屑,道:“那边就是明月心,秦怜月就住那小楼里。”

        江韫道:“京中花魁秦怜月姑娘?”

        杨妈妈哼了一声:“若说才华,秦怜月拍马也赶不上忆安姑娘,就靠着那张狐媚子的脸……”

        方忆安的卧房,也是同样的清淡素雅。江韫没找出什么特别的东西,甚至连值钱的东西都没发现,仔细想想,以方忆安的名气,屋中值钱的东西未免太少了。

        江韫问杨妈妈道:“忆安姑娘这些年应该攒了不少银两,为何在她的小楼里并没有多少积蓄?”

        杨妈妈道:“不对啊,各家公子送的东西,她几乎都会换成钱,这些年算下来应该是个大数目了……莫不是藏在哪或者被谁拿走了?”

        说话间,窗外传来呼喊声,“小姐,小姐……”

        江韫从窗户探出头去,家中侍从急急往小楼跑来。江韫应了一声,赶紧下楼寻问。

        那侍从道:“小姐,可找到您了。府里以为您失踪了,正到处找您呢。连老爷也去聚仙楼找您了。”

        江韫问道:“父亲为何去聚仙楼找我?”

        那侍从道:“好像是收到一封信。”

        江韫心里一咯噔,只觉有事发生,回头大声道:“彭侍卫,我先去聚仙楼一趟,你去镇国公府等我。”

        江韫又向侍从交代了两句,便起身跃上了小楼楼顶,在平康坊楼顶穿梭,打算稍稍避人耳目,就飞去聚仙楼。

        “小韫,小韫。”江韫忽然听得有人唤她,她往下一看,原来是慈安堂的伙计,也是她的朋友,小余子。

        江韫本就忧心慈安堂,此刻虽然着急,也不得不给他交代一声,江韫落在他身边,只说了一句话:“去镇国公府找我。”说完,江韫立马再次跃上房顶,往聚仙楼飞去,身后传来小余子的呼喊声,江韫一时也顾不得了。


  (https://www.7722wx.com/html/47768371/340686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