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如果她知道(陈阿娇) >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陈娇早早地做好了决定,她会是皇后,而且会是被刘彘怜爱的皇后。

        她无论如何也想要看顾好己身,以期一个好下场。她着实是不想被人决定自己的生死。

        所以她会做一个好的傀儡娃娃,让刘彘放心。不过,刘彘夜说呓语的习惯,还是作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深埋在她的心底吧。

        陈娇在知晓了韩嫣的身份之后,就再无动作。她明晰刘彘的心思,对他来说韩嫣是重要的人,陈娇作为妻子应该习惯韩嫣的存在。

        他也是在变相解释为何他少有亲近她,他的爱确实寡淡而又分散。

        不过还好,至少陈娇能被他信任,被他纳入他的所属范围之内了。自此以后,她和他之间的关系只会更加亲近。

        陈娇第一次庆幸,幸好刘彘尚且年幼,这时候的他是最容易亲近的了。要是他再大些,只怕陈娇会是他主要防范的对象。

        陈娇不禁感叹自己的运气好,她算是幸运的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平淡了好一阵子,同时舅舅明显日渐衰弱。明眼人都知道,舅舅怕是不会再轻易更换太子了。

        但是,平淡的日子终归是少数,一个噩耗传来都城长安,打破了陈娇平静的生活,小舅舅病亡于梁国。可是谁也不知道,小舅舅是不是真的病亡。

        陈娇匆匆赶往母亲身边,刘彘自然是不敢阻挠她。

        刘彘也没有必要制止陈娇的行为,陈娇的小舅舅病亡,她的外祖母显然是最伤心的人了,陈娇随着母亲进长乐宫安慰外祖母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刘彘至少在小事上面对陈娇是大度的。

        陈娇和母亲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长乐宫,见到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外祖母。

        外祖母嚎哭着,只道:“皇帝果然容不下梁王,因而秘密杀了我的儿子。”舅舅应该是最希望小舅舅失去性命的人了,绝食以对。

        母亲也哭红了眼睛。她的幼弟早亡,自是悲切难抑。

        陈娇的眼眶里也盈满了泪,眼泪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沾湿她的衣服。陈娇的血亲会逐渐地消减下去,而小舅舅应该只会是陈娇血亲消减直到她孑然一身的开始。

        她一边回忆着小舅舅待她的温和亲厚,心道:小舅舅一路走好;一边帮着母亲祭祀事宜。

        她早就知道,小舅舅必有一死。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事来得会是那样的快、那样的突兀,小舅舅的存在终是碍着舅舅了,舅舅必是容不下他了。

        舅舅为表自己的清白,以此平息外祖母的怨愤,让小舅舅以“孝王”的谥号下葬,金缕玉衣及陪葬品的规制都以最高的来。

        紧接着,舅舅将小舅舅封地梁国一分为五,依次分封给小舅舅的王子和世子们。至于小舅舅家的翁主们,舅舅分封了汤沐邑给她们。

        分封汤沐邑乃是县公主才能有的待遇。和母亲的封地馆陶不同,这是在长安城里的封地,自此以后,她们皆可留在长安。

        母亲在长安也有汤沐邑,但是一旦县公主分封了封地或是嫁了夫婿,便只能偶尔留宿自己的汤沐邑,不能久留。

        母亲也是因这件事怨恨自己的权力不足甚至都保不住自己在长安久留的权力,对权力异常热衷的。

        后来,母亲被召回长安,便将自己的汤沐邑扩建,改成了气派的大长公主府邸,常住了下来,再也不用担忧会被赶回封地上去了。

        这些翁主是幸运的,被舅舅抬了身份,要是她们愿意,可以在长安城里的列候中寻得好姻缘。待到她们嫁了合适的夫家,成了某位列候的妻子,便能长久地留于长安。

        不像母亲,封地在偏远的馆陶,要是没有舅舅、外祖母,母亲就只能死守在封地馆陶。母亲作为有封地的县公主,在拥有县公主的权力的同时也失去了留在长安的权力。

        谁也说不好今后的命数,谁又知道往后会发生些什么呢?权力一旦拿到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权力要是能留住才是本事,要是留不住自然也怪不得谁了。权力的力量之大,足以让人不择手段,多的是盯着你手头的权力的人。

        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占了去。诸侯王手头的权力,就连舅舅也眼热,时刻准备着要将诸侯王的权力消减下去。

        舅舅的封地梁国一分为五,对梁国的王子来说就是一件坏事情,本来他可以顺利继承整个梁国,承袭梁王的诸侯王位。

        现在,这位可怜的王子的封地小了许多,并且梁王的诸侯王位是再难承袭到他的名上了。

        但是小舅舅的王子们至少不会再引起舅舅的防备,一分为五的梁国已经对舅舅造成不了任何威胁了。

        吴王刘濞的下场还历历在目,强大的诸侯王被帝王芥蒂是什么样的下场,如今大家都知道了。

        福祸旦夕,七国之乱以后,小舅舅的梁国最为强大。小舅舅还能凭借外祖母牵制舅舅,但小舅舅的王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所以也许这对那位王子来说梁国一分为五是一件好事情。

        外祖母总算是对舅舅的补偿满意,不再向舅舅提出要继续查找小舅舅病亡的真相的要求了。小舅舅都过世了,只要小舅舅的孩子们能平安便好。

        皇帝可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能这样避免皇帝的猜忌,外祖母也就接受了舅舅这样的补偿,开始吃东西。

        陈娇已经身在这权力中心很久了,从她出生开始,就注定她即使到了死亡的时候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了。

        成为皇后,已经成为她必须要做的事情。

        刘彘总有长大的一天,待到他登上帝位,谁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样的皇帝呢?人呐,从来是变得很快的。

        母亲的弟弟们曾经也是跟在她的身后的“小尾巴”,后来,他们和她都模糊了样子,长成了各自的模样的和秉性,有了自己的家室和孩子。

        君臣两别,就算母亲拥有了如今的权势,还不是要小心维系和舅舅之间的关系,和舅舅之间的关系对调,成为了围着舅舅打转的“小尾巴”。

        母亲也是要仰仗舅舅的鼻息过活的呀!

        能实实在在掌握在手里的,才是她今后的优势。只寄希望于刘彘能永久不变,对于陈娇来说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

        陈娇和刘彘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不牢靠的。他和她的家族联盟,现下是稳固的,以后就说不好了。

        刘彘喜欢她,又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去呢?陈娇不知道,也不敢赌。

        陈娇现在的一切来自母亲和窦氏一族,那么她就不能丢了这个优势,唯有守住自己的荫蔽才能长久的保全己身。

        韩嫣的外祖父和父亲没能守住曾外祖父留下的荫蔽,再加上韩嫣庶子的身份,韩嫣要想出头,便只能剑走偏锋,走男色这一条路了。

        想来就光凭韩嫣身上带着的匈奴血统,他要走正经的路子怕是较之旁人都要艰难得多。

        每个人都有其应有的命运,也因为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选择。

        没有谁能够完全勘破自己的命运,无论是自己选的路还是自己不得已选的路,都要坚持走下去,其中的各种艰辛困苦也只有自己能品味了。

        陈娇有自己要走的路,刘彘有自己要走的路,韩嫣也有自己要走的路。只是谁都想要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远,想要自己手头的权力更进一步。

        在这世间,没有权力傍身的人,会过得无比的辛苦。绝大多数的人,都本能的追逐权力。

        陈娇对韩嫣更是生不出什么嫉妒的心思,大家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人,还用分出谁更加高贵吗?

        自从小舅舅逝去,陈娇就更加小心地掩藏她的心思了。明面上,她一定要是本分听话的妻子,她是绝不能做有野心的狼子的。

        刘彘最讨厌有野心的人了。

        刘彘之喜,对陈娇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为了她的皇后之位,还是为了她日后能被刘彘善待做准备。

        天子之喜,才是大喜。刘彘登帝位,成为天子的他的喜怒,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到了那时候,他的喜好,就意味着权力。帝王的鼻息,可是维系多少弄权儿地位的关键呐!

        普天之下,莫非王权。上天有祭司朝拜侍奉,天界覆盖之下的大汉,真就只剩下帝皇的权力最大了。

        帝王能做许多许多的事情,也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待到那时,陈娇也得仰仗刘彘的鼻息而活了。

        事实就是这样的残酷,陈娇什么时候能自由地做过自己?从来没有。

        以前乃至现在,母亲都早已决定好了陈娇应该做些什么,刘彘只是新加入进来和母亲一起决定陈娇命运的人而已。

        但是陈娇大概会是除了韩嫣之外,陪伴刘彘最久的人。陈娇希望往后她可以打打感情牌,让已经大权在握的刘彘能对她手下留情,待她好一些。

        这也是陈娇继成为皇后之后的另一个谋算,少年时候的陪伴之情,刘彘总归是该顾及一些的。

        想到这些,陈娇就稍稍放心了一些,她自认为自己并不算太贪心,这些也只是她能活下去的保障而已,她是一丁点也不想、不能退让的。

        所以她更加不管事了,她每日不是在浅眠,就是在给自己找乐子,全然不管刘彘和韩嫣在做些什么。只要在刘彘的眼里她是娇气但是并无大碍的,对她来说就够了。

        要是她和他们碰见了,她也就打声招呼就作罢了,没有一丝想要掺和他们之间的小心思。她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刘彘传达自己的立场,她很听话。

        等到刘彘和韩嫣走远了,陈娇依旧还是那副懒散的样子。

        有时候刘彘在和韩嫣独处的时候,他们会谈到陈娇。

        刘彘嫌陈娇的小字麻烦,最喜欢叫她“阿娇”,他对阿娇一直很满意,“阿娇从来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计较的她就不去计较,她也很聪明,知道听话的女子招人喜欢。”

        漂亮的女子,加之她又聪明听话,刘彘没有理由去讨厌她。当然,刘彘也非常欣赏大长公主的识趣,在这一点上,母女两人倒是惊人的相似。

        刘彘喜欢听话的聪明人,原因无他,只是相处起来让他觉得舒服。

        韩嫣爽朗一笑,两排整齐的牙齿完整的露了出来,“阿娇像是个小女孩,总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每次见到她,她都是那副没睡够的模样。馆陶县主家的小娇女,果然被宠坏了。”

        韩嫣历来胆大,而刘彘和他最是亲密,也最是偏爱他,无论他说些什么逾越的话,他都会听之任之,不做任何处罚。

        这也造成了韩嫣说话没有分寸,做事颇有些张扬的性格。

        刘彘早就习惯了韩嫣说话的风格,于他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阿娇为人是娇气了些,不过这样的性子才没有威胁,最让我喜欢。”

        刘彘停顿了一下,“大长公主为孤的皇位也算是尽心尽力,日后,孤会给她们她们想要的东西。”

        刘彘不是什么不知感恩的蠢货,他聪明,自然也知道大长公主和陈娇究竟想要些什么。

        他可没有心思去和一个强势的女子去维系感情,看看母亲的样子,他就知道自己该喜欢什么样性子的女子,而陈娇对他来说刚刚好。

        韩嫣一看刘彘表情略微严肃,就知道他准是又想到当朝皇后—王娡了。

        “王皇后以后还不是得听你的,有什么好畏惧的。你可是当朝太子,以后登基称帝,还用怕一个女辈?”

        韩嫣满脸骄傲的和刘彘议论当朝皇后,丝毫没有一点畏惧的意思。在韩嫣心里,皇帝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前提是那个皇帝要成长得足够强大。毕竟,再凶猛的野兽在幼时面对强敌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下场,躲避危险的同时保全己身,不丢人。

        刘彘表情略微矛盾的提醒着韩嫣,“嫣,那是孤的母后,该尊敬还是得尊敬些的。孤知道母亲冷落你,让你不痛快了,但是看在孤的面子上不要再计较了。”

        他自然也是希望在他成为皇帝后,能不再受制于母亲。但是,母亲毕竟是一手将他推上太子之位的血亲,他并不希望母亲受到伤害。

        韩嫣撇撇嘴,一副听进去了的样子,刘彘也就没有再分心管他。

        刘彘其人,幼时就是胶东王,少时就能将太子之位收入囊中,从小他想要做的事就极少会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太子,还因为王皇后的暗中助力。

        王皇后精于算计,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能顺利称帝,她早早的就将刘彘要走的路子给铺好了。无论是陈娇还是刘荣,都是王皇后在权力的布局之中的棋子,到了他们应该去到的位置。

        王皇后是优秀的弄权儿,够狠也够聪明,强力厮杀的同时也不忘徐徐图之,刘彘的太子位子得她相护,几乎没有感到阻碍。

        臧家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已经等了太久了。王皇后的祖父臧荼本是西楚霸王分封的诸侯王,但是随着西楚霸王的败落,也就被这汉天下压得翻不了身。

        至少,臧氏是不能就这样衰亡下去了。

        就连王皇后的母亲,因着家道中落,也只能嫁个家人子。而王皇后这里,自然也是早早地嫁了一个家人子,生育了一个女儿。

        后来大长公主进献美人给皇帝的消息传到王皇后的母亲这里,她便和王皇后商量,让王皇后先和离,再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去挣个前程。

        至于王皇后之前丈夫对于和离的意见,她们直接忽略了,王皇后更是抛下年幼的女儿便径自离去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王皇后因着美艳的容貌,顺利通过了大长公主的考验,便被大长公主送去了皇帝身边。至于她曾经的过往,早就被语焉不详地一笔带过了。

        皇帝临幸女子之前难不成还要先查查是否生育过孩子?皇帝临幸的女子多了去了,哪里管得过来?

        只要这女子和从前断得干净,谁也不会去揭她的老底。

        王皇后已经是皇帝的妃子了,就算曾经她只是个小小的夫人也没人敢置喙一句。但是,晓得的人都晓得,王皇后可是有个身份低微的女儿在长安城里的。

        韩嫣也是知道的,这对长安城里有点身份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个秘密。但是嘛,没有谁会不长眼的把这事抖落出来,平白惹得王皇后记恨。

        谁会没事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呢?但是韩嫣可不是这样想,等刘彘以后等上帝位,刘彘还会甘心受王皇后的擎制不成?

        他可是知道刘彘最受不得被人压制的感觉了,这王皇后早晚要被他压在皇帝的威严之下。说到底,这天下可是皇帝的天下!

        到了那个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其实,王皇后但凡能给他几分好面色,他也不会这样一直记恨着王太后,死活不想给刘彘面子。

        韩嫣在心里面不住的嘀咕,迟早,他要让王皇后脸面尽失。不过,这事儿只能暗着来,刘彘那里不能闹得太难看。

        韩嫣眼珠咕噜一转,又说回了陈娇,“阿娇是个漂亮的姑娘,真是像极了大长公主。阿娇脾性也好,从来不为难下人们。府里的奴仆们没一个不说她好侍奉的。”

        刘彘也觉得阿娇甚是让人省心,“阿娇以后是会是个好皇后。大长公主的功劳孤可是记得的,往后该是阿娇的就是阿娇的。”

        阿娇对韩嫣构不成什么威胁,阿娇和韩嫣以后要走的路是两条路,他(她)们之间都没有什么交集和冲突,韩嫣也就不会对阿娇这个人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再加上阿娇对他的态度不错,他对阿娇的好感就更高了,左不过是在刘彘面前为陈娇说上两句好话,对他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顺手便做了。

        王皇后看不上他这样靠男色的男子,丝毫不记得自己也是走这条路上来的,偏生就是不待见他,端怕他带坏了刘彘。

        王皇后还要将他调离刘彘的身边,要不是刘彘硬气,怕是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怎么能不恨王皇后?断人生路犹如杀人父母,韩嫣差点被王皇后断了生路。

        她也不想想,没落的家族要想往上爬是有多难,他要是不走这样的路子还能有什么出头的好路子不成?以后待到他有了权力,做出了实绩,谁还会在乎他是怎么样出头的?

        到了那个时候,怕是王皇后也不敢站在他面前多说一句话。

        韩嫣默默蛰伏着,并不断精进自己的骑射能力。只等到机会来临那一日,他就能以军功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韩嫣是个重武轻文的人,但是他作为太子刘彻的伴读,也是需要饱读诗书的。只不过他不像是刘彘需要时时温习,把书读透,他多是在旁边看看兵书,陪着刘彘打发些时间。

        好的将军是需要将兵书参透的,这道理韩嫣懂。而且有许多事情,旁人来做总是不放心的,需要他亲自去做。

        刘彘私下里读书的刻苦努力不能传出去,让外人说闲话。

        毕竟,太子只有是足够聪敏的,日后才能掌管好汉家天下,让先帝放心的将皇位交予他的手上。

        太子是一定要有参悟天赋的,刘彘需要保持住他为外人道的聪慧灵敏,所以韩嫣要作为借口替刘彘遮掩那些—刘彘不想让外人知晓的事情。

        韩嫣也是有苦说不得啊,他也是做过些实事,尽心辅佐刘彘的,凭什么王皇后就要将他贬低得一文不值,死活看不上他,非要和他过不去?

        他也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要是王皇后不太过分他也就这样算了,但是现在王皇后显然不想让他活,这可就不是什么能轻轻翻过去的事情了。

        生死乃是大事,这个死仇是结实的结下来了。

        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有的是王皇后受的,他韩嫣等得了。谁不是从微末之间往上爬的人?他就不信他斗不过王皇后。

        时间从不辜负有野心的人,韩嫣终于是等出头了。三年后,景帝崩,进行大葬之后,太子刘彻顺利继承皇位,成为武帝。

        彼时刘彘不过15岁,而韩嫣已经将将16了。

        刘彘帝号为“武”,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抗击匈奴的决心。大汉被匈奴侵犯边境约莫一百年了,刘彘铁了心要让匈奴再不敢来侵犯大汉。

        我泱泱大国,不过是因为王朝初建需要养民生息,福泽百姓,才屈辱的忍耐匈奴的一次次挑衅,送和亲公主暂时安抚匈奴。

        可是但凡有点抱负的皇帝,都梦想着有朝一日挥师北上抗击匈奴,耀我中原正统。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刘皇室的努力,“文景之治”以后,国府强盛,为了抗击匈奴做足了准备。

        现下的情况是国库充裕,征战需要消耗的资源充足,刘彘自然是要找机会实现自己雄才大略。

        不过这一切暂时急不来,还要等到刘彘帝位稳固之后,他才能抽出手来去收拾匈奴。百余年都等过来了,他还再乎这儿区区的几年?

        不日,刘彘就将挥师北上,抗击匈奴,还大汉江山安宁。

        韩嫣练习骑射更加卖力了,他还添加了许多匈奴刀具和阵法的练习,俨然是为了抗击匈奴做足了准备的样子。

        韩嫣最是能摸透刘彘的心,这是他多年以来和刘彘的默契,当然,这也是他成长至今赖以存活的本事。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他的所有行为,皆是为了刘彘能更加看重他一些。

        刘彘需要韩嫣成为他手下最锋利的剑,只等以后的某一日,将匈奴打出去。韩嫣都知道,即使刘彘什么也不说,他也知道。而他自己也在默默期待着率兵北击匈奴的一天。

        新帝登基,从分封贵族、大赦天下开始。

        尊窦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王皇后为“皇太后”,封太子妃为“皇后”,封阳信县公主为“大长公主”,封太中大夫田蚡为“武安侯”。

        新帝还一并封赏了许多人,包括韩嫣在内,都或多或少的得了好处。

        伴随着新帝的登基天下大赦,刘彻称帝天下人皆知,而“刘彻”作为当今帝王的名讳,是再难听见了,天下人多只能称其为“陛下”和“武帝”。

        刘彘成为了武帝,陈娇兴奋地哭了起来。这时候陈娇已经18了,她终于得到了皇后的位置,住进椒房殿里。

        陈娇是为自己哭的,她成为太子妃多年,现在终于是苦熬出了头,成了皇后。往后,她会是“王皇后”,这是她从出生以来就被母亲的期望一定要成为的人。

        母亲前来椒房殿看望陈娇,并且三申五令陈娇定要坐稳皇后的位子,陈娇自是连声答应。她已经许久未能见到母亲和父亲了,她甚是想念母亲和父亲。

        但是母亲显然没有心思去听陈娇讲述自己的思念之情,她赶紧抓紧时间提点陈娇,“娇儿,木已成舟,你我和陛下现下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你可千万千万要小心仔细,不要被陛下厌弃。”

        陈娇和母亲沉浸在愿望成真的喜悦里,她软着声音答应道:“母亲,阿娇心里有数,母亲只管放心就好。”

        母亲慈爱地看着陈娇点点头,好像她爱极了阿娇这个小女儿。

        可是谁也没能预料到后来发生的事情。

        刘彘在位仅有一年,便着手推行新政,这是他参与政务的第一步,但是仅仅就这一步便触怒了外祖母,外祖母大怒,强力阻止刘彘的新政推行。

        刘彘的第一次新政无疾而终,反而为他招来了巨大的危机。


  (https://www.7722wx.com/html/47770820/352383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