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之凤凰花开 > 第21章 弃婴

第21章 弃婴


鬼子走了,战争仍在继续。旺哥被抓走,从此杳无音信。

        旺哥刚被抓走的几天,奶奶茶不思饭不想,天天到村口从早望到晚。远方来个人影,便跑着迎上去,走近一看,又失望地低下头。黑暗来临,夜不能寐,稍有动静,推门观望,原来是风吹树动,又失落地流下无奈的眼泪。几天下来,人都憔悴得变了形。

        时日一长,人就麻木了。或许旺哥正在前线打仗,或许旺哥正在司机逃跑,或许旺哥正在回家的路上,反正,旺哥迟早会回来的。那就等吧,公婆还得要照顾,日子还要往前过。奶奶已不再流泪,在娘家是大小姐,嫁到萧家就是萧家的儿媳妇,就要下地干活,就要照顾公婆。公婆的精神明显不如以前,旺哥是家里的独苗,失去儿子,就失去了他们的全部。

        村里村外有从外地回来的,奶奶定会过去问一问,看有没有见到旺哥,有没有旺哥的信。一次次侥幸而去,一次次失望而归。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也不见旺哥的踪影。听邻村一个从国民党那边回来的人说,旺哥好像是被带到南方一个岛上,一个被称为宝岛的地方,离这儿很远,与大6隔海相望。

        奶奶就盼着早日收复宝岛,早日与旺哥团聚。她坚信有团聚的那一天。可是公婆实在耐不住思儿的煎熬,解放不久便双双离世,没赶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公婆临死前,叫奶奶不要再等,另找个可靠的人嫁了。奶奶不从,定要等旺哥回来,我生是萧家的人,死是萧家的鬼。

        奶奶娘家被划为地主,婆家虽是贫农,可丈夫有通敌的嫌疑,所以,运动一来,奶奶就陪着她的父亲挨批斗。带上高高的帽子,挂上重重的牌子,先是敲锣打鼓,排好队在街上游行,引来人们围观后,再到大队部开批斗会。奶奶和娘家平时为人谦和,爱吃小亏,没有积怨,嫉妒得也少,所以批斗会上没吃什么苦。另外一家,平日飞扬跋扈、为富不仁,乡亲们早就看不顺眼,正好找个机会收拾收拾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所以给他挂的牌子特别重,斗得也特别狠,没几次,就一命呜呼。

        奶奶挨批斗虽然只是走个过场,没受什么苦,可是奶奶在批斗会上的抛头露面,引来几个下三烂光棍子的注意。他们知道阿旺在外面不知生死,知道阿旺的爹娘已经不在,剩下一个正值妙龄的活寡妇,独守在那几间破旧的空房中。每当夜晚来临,他们几个就像幽灵一样出没在奶奶房子周围,学鬼哭学狼嚎,试图把奶奶吓入他们怀抱。个别胆大的,溜到奶奶窗前,说些下流的酸话,气的奶奶拿菜刀把他们追出老远。

        村里那些多事的婆娘就传出了流言蜚语,传得有鼻子有眼,惟妙惟肖,奶奶从旁边走过,婆娘们斜着眼睛从头打量到脚,像是要看出点什么。奶奶的父母让她住回娘家,奶奶执意不去,她要在自己的家里等自己的男人。谁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谁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

        村里突然来了一群城里的年轻人,不到二十岁的样子,说是下乡的知青。他们能歌善舞、见多识广,他们的到来给村里增添了不少生机。他们编到不同的生产队,白天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就借宿到村民家里。奶奶家里就借宿了两个女孩,她们像两只叽叽喳喳的燕子,奶奶的晚上不再寂寞。

        年轻人刚来的时候,感到一切新鲜好奇,干劲十足,充满欢声笑语。时间一长,便体会到了农村的单调与贫乏。知青们便以招工、考试、接班、独生子女、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名义6续返回城里。年轻人正是如花的年龄,荷尔蒙的躁动使他们耐不住青春的寂寞,许多知青找到了同居对象,有的登记结婚生子,把根永久地扎在了农村,有的生了子却没登记结婚,给回城留下足够的余地。

        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奶奶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惊醒。奶奶慌忙披上衣服,打开门,见门口放着一个竹篮,竹篮里放着一个用半截褥子裹着的婴儿,刚满月的样子,婴儿的旁边是一个奶瓶和一袋奶粉。竹篮上落了一层淡淡的霜,已经放了一阵子,孩子被冻醒。奶奶赶紧把竹篮提到屋里,放到炕上,抱出孩子,放进被窝里。

        是个男婴,脸冻得红扑扑的。裹男婴的半截褥子里有一只玉观音和一张纸。玉观音质地很好,是白色的羊脂玉。纸上记着孩子的生日,说孩子的父母是来自西北古都的知青,却没留下姓名。纸上说,他们很爱这个孩子,把孩子留下,实在是被逼无奈,他们要回城里上大学,带上孩子,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了。麻烦您把孩子养大,我们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最后在纸上按了一个红红的手印。

        孩子还是哭个不停,准是饿了。奶奶把暖瓶中的开水倒进奶瓶里,凉的差不多,估摸着放了几勺奶粉,冲了大半瓶,奶嘴靠近他的小嘴,小家伙一口叼起,拼命吸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大半瓶奶吃得干干净净。看来,小家伙确实饿了,吃饱后,又安详地睡着了,嘴角还挂着一丝满足的笑容。

        可怜的小家伙,你一定不会知道,你的父母已经弃你而去,你不会记得父母的音容笑貌,从此,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从此,你将与我相依为命,而我,只能是你的奶奶。

        奶奶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萧剑。跟着婆家姓,权当是旺哥留下的根。单名一个“剑”,希望他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斩断人生路上的种种无奈,排除前进路上的种种困难。不要像我的旺哥,是什么样的阻碍,让你这么多年不能回家,不能与守候你的人相见!

        奶奶对萧剑百般呵护,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充分的抚慰,所以萧剑从小不缺乏安全感。安全感足的孩子比较调皮,有时候还有点任性。他不会因为对环境的恐惧,而把自己伪装得特别懂事,过早地学会察言观色,过早地强迫自己委曲求全,讨巧地去适应所处的环境。孩子毕竟是孩子,懂事只是一种被逼的无奈。萧剑小时候特别淘气,从不畏惧任何事情,体格也健壮,经常把其他孩子打哭,让家长领着找到家里来。

        可是,萧剑一懂事,烦恼便来了。其他孩子,抓住萧剑没有父母的缺陷,骂他是没人要的野种。萧剑刚想反击,现自己确实没有爸妈,而其他孩子都有,便惭愧地无言以对。受了委屈的萧剑,像是只斗败的公鸡,仓皇地跑回家,扑倒奶奶怀里,像做了亏心事一样哭个不停。奶奶往往摸着他的头,平和地安慰说,你有爸妈哩,在城里,长大就去找他们。

        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到处欣欣向荣,焕着勃勃生机。田地包产到户后,农民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起早贪黑地在田里精耕细作,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田里的禾苗。田里的收成越来越好,用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卖掉。有的干脆种起了经济作物。头脑活泛的,搞起了贸易,再也不用担心被称为投机倒把。农民的手里终于有钱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好转,从他们那舒展的面容上就能看出。

        奶奶和娘家人头上的帽子也摘掉了,终于又变成普通农民百姓中的一员,终于又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一天,村支书通知奶奶到乡上取一封信,说是宝岛那边来的。

        (本章完)


  (https://www.7722wx.com/html/56609/180556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