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元嘉烽火 > 第一章 大势

第一章 大势


  “哇呜……哇呜……”

  “生了生了,是个小女。”“长得像陶家阿兄哎。”“我觉得像三少主啊,你看这眉毛、这眼睛,真俊。”

  婴儿的啼哭声刚刚响起,一群女子叽叽喳喳的声音便议论开了。议论了半天,大家得出结论,婴儿既不像父亲陶贞宝,也不像母亲仙姬,竟然是像三少主。

  三少主和陶贞宝到底是不是姊弟现在还没有定论,而且就算是,也只是一半的血脉,所以三少主顶多只算婴儿的半个姑姑。小女们的结论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不过无论如何,三少主还是最开心的。

  当然,对于父亲陶贞宝来说,他还有一项最大的权利,就是给婴儿起名。

  按照檀羽的约定,所有的小孩都要取“乐”字辈。小孩还没出生时,诸女便议论了好久,到底应该给这个老大取个什么名。最后,当然是父亲拿主意,陶贞宝和令晖躲在房里想来想去,最终决定给小女取名“乐今”,寓意着让她感受当下的快乐。

  自从龙空山回来,识乐斋的好事便接连而来。先是三少主有了身孕,借着她的喜气,木兰、令晖也都怀上了。小乐今出生后没几天,就从北朝平城传来消息,拓跋焘已经颁旨赐婚,迎娶元公主的队伍已经在来丁零的路上了。大眼则和念双约定,等李元出嫁的时候,他们两对的婚事也同时办,这才叫喜上加喜啊。

  识乐斋一片喜庆,整个天下就不那么平静了。独孤尼定下的收服宇宙帮、逼出幕后真凶的计策的确很成功。在龙空山被林儿义军用几乎零损失拿下后,天下舆论哗然,林儿的地位也超过了平定宛城之后便进入中枢的军神乙浑,成为北朝最具声望的三军统帅。世人无不知晓,水心仙子周围,有三杰七侠十二钗,具备通天彻地之能。坊间的说书人,更是将剿灭宇宙帮的事迹编进了书里,其中多有夸张的成分,也将识乐斋的名声推到了顶点。

  有些人的确是坐不住了。从中原传来的消息是,上次檀羽等人离开赵郡时,宛城之乱的流民曾和陇西帮在李氏祠堂发生过冲突,被匆忙赶回去的李灵用武力平定,自那以后那些人就一直在酝酿着动乱。在宇宙帮被剿灭的当天,他们和十几年前的北海帮余孽一道,发动了在宛城附近的起义。起义的名头是“清君侧”,他们说,宇宙帮其实根本没有被剿,元老院的几十个元老通通去了平城,他们正在祸乱鲜卑朝廷。于是,起义军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碰到身着丁零服饰的,通通杀害。这一浪潮立即席卷整个北朝,许多地方都有地痞流氓组织闹事,到后来,被杀的不光是丁零人,连许多鲜卑人也都遭了难。

  一些小的地方,起义还可被当地镇压,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但有的地方却是愈演愈烈,眼看就要出大事了。独孤尼虽然料到了开始,却没料到结局,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鲜卑皇朝,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稳定。

  但这些都在檀羽的意料之中。他不像独孤尼,独孤尼十几年前曾游走天下,后来官至中枢,便少有和下层接触的机会。而檀羽却是一路用自己的双脚走过来的,对世情民风十分了解。拓跋鲜卑是在五胡之乱的动荡之世中建立起来的,根基并不牢固,自建国开始,整个天下就几乎没有消停过。战争带来的灾难,虽然表面上可以用城池的恢复、生活的安定来弥补,但正如他在汉中时听鲍照说的,真正改变的是人心。五胡乱华以前,汉晋繁华之世,乡里乡亲都是互帮互助,路上遇到有人被抢,立即群起而攻之。可是战乱一旦开始,人人想的都是自保,再没了这样的人情,道德也就日渐沦丧。再加上玄谈之风仍然盛行,说话的人多了、放厥词的人多了,做事的却少了。于是,投机者也开始增加,这些人都是食腐者,混乱才会给他们带来翻身的机会。所以直到此时此刻,檀羽“匡正中原乱局、治愈崩坏人心”的终极任务,仍然道远路艰。

  令檀羽也没料到的,是元老院的消息如何被泄漏出去。林儿决定将元老们送交独孤尼,除了识乐斋,便只有负责押送的几十个义军军士知道。这些人无疑是陈庆之精心挑选的忠诚之士,不可能泄漏这样的机密。于是,怀疑的重点就落到了独孤尼那边,一定是独孤尼的手下有奸细,才导致机密泄漏。林儿派高长恭去多方打听,才知是薛安都和庞法起几个人到平城后不久即叛逃去了南朝,机密正是他们泄漏的。林儿闻言,除了心里再一次鄙夷独孤尼的愚蠢之至,也没有其它好的办法。

  这次叛逃的确是致命的,新北海帮就是依靠这样一个言论,便叫北朝产生了混乱,让独孤尼措手不及。没有个把月工夫,宛城等地再次沦陷。看样子,这么多年以来,北朝东征西战,虽然平定了北凉、北燕等多个国家,也削弱了柔然、仇池的实力,然而常年征战也让整个北朝并不强大的国力日渐衰微。而新的北海帮也比之前的乱军更有进取心,他们的目标显然是整个北朝,他们要在五胡乱华多年之后,再掀风浪。看来,独孤尼这一回是玩大了。

  林儿已经很久不过问朝廷的事了。龙空山回来后,她感到的是身心俱疲,她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和漂女她们游山玩水。丁零之地,风景极美,这样的风景,足够治愈因战争而伤的人心。所以林儿这段时间过得很开心。

  檀羽则忙着干点别的事,他想写书。自在南朝出版《立心》、《立命》之后,他就一直奔波,没有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如今又是一年多过去,他走过了更多地方,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对于天下大势又有了新的阐发,他要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好给这混乱的世界一些清宁的空气。书名都拟好了,叫《立学》。可是,虽有了书名,他却怎么都提不起笔。一方面,自己的两位小君即将临盆,他这快要当阿爹的人,自然有得忙了。另一方面,不时从中原传来的不好消息,也时刻烦扰着他的心,他始终难以平复下心绪,写一点什么。

  英、寻二女看出了他的忧虑,可又大着肚子,没法像在南朝时那样帮他。有一次,二女和宝珠公主闲聊时,便谈起了檀羽的不安。

  宝珠想也没想,便道:“檀先生也是大儒,为何不去寻隐儒崔先生探讨一番?崔先生学富五车,天下事没有他不知道的,檀先生与他,必能成为知己的。”

  兰英闻言大喜,当时就将宝珠的建议转告了檀羽。檀羽之前一直忙碌,经这提醒,才想起来在新建识乐斋时曾发见的那块牛盼春留下的碑,碑上正是关于崔博陵的消息。这时候难得闲下来,当然便应该去拜访这位与自己师尊齐名的大儒了。于是檀羽当即决定,等宝珠她们的婚事一过,就去隐儒山庄拜访崔绰。

  七夕过后,迎娶李元的使团很快就要到了。

  李元这段时间一直住在识乐斋里,哪也没有去。在她心中,兴奋和不舍同时存在。兴奋,自然是因为即将嫁为人妇,从此便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不舍,则是因为识乐斋的温馨。她从小只是个孤儿,在紫柏山受到的委屈远大于快乐。后来到了丁零,虽然有宝珠一直带着她,可始终没有一个温暖的家。直到进入识乐斋后,她才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里是和她一样快乐的一群年轻人,她热爱他们,热爱这里。

  当然,她也是从识乐斋里走出来的王妃,诸女自然要用最高的标准妆扮她们的元公主。早在刚回识乐斋时,林儿在写给綦毋怀文的书信中,就叫綦毋特意从长安捎了胭脂过来。这些胭脂是水冰淼专门为识乐斋制作的,可谓耗尽心血、天下独一无二。识乐斋里美女如云,打扮出来的元公主,那绝对是明艳不可方物,让人难以逼视。

  另外一个除了开心还是开心的,就是双妹了。慕聩回麦积山后,将她和念双的事报告了玄高方丈,玄高还专门命人送了一张亲笔字画过来,作为自己徒弟的聘礼。字画虽然简单,却是玄高的认可,自然是最为隆重的礼物了。双妹已经连续一个月,脸上没有脱离过笑容。一向朴素的她,也为自己准备了一套奢华的嫁衣。

  唯一有些心烦的是宝珠,她的事情太多了。丁零所有地方都要重建,虽有高长恭、和其奴这些治国能人相助,她依然是操不完的心。即使北朝迎娶李元的事,国书也要先递到她那里核准。现在,她还得忙活着把自己嫁出去,嫁的人,还是一个不怎么爱干净的大眼。虽然大眼经过诸女的改造,已经比以前行武时期要干净多了,可是在有洁癖的宝珠那里,依然不合格。为此,宝珠也不知生了多少闷气。



  (https://www.7722wx.com/html/5677/44347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