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后画风不对 > 64.第 64 章

64.第 64 章


卿昱扔下一个炸弹,  就退朝了,  留大臣们惶恐不安。

        要让这群将几百年前书本中的知识奉为真理,不肯有丝毫变通的大臣们睁眼睛看世界,  还有的磨。

        不过卿昱相信,上行下效,  他若是一个开明的人,  那么他的臣子,也会渐渐变得开明。

        卿昱回来跟白萌请功要抱抱,  白萌狠狠的夸奖了卿昱一番,夸得卿昱红光满面,那得意劲儿,  跟喝高了似的。

        他就喜欢白萌夸他。

        “只是口说无凭,朕还需要搜集些实证才是。”卿昱得意完了之后,和白萌商量道,“朕想召集京中的异族人,  让他们编纂一部介绍外面世界的书籍。但朕并不知道,  他们所说的是真是假。”

        白萌懒洋洋道:“怎么,想将这事交给我?”

        卿昱谄媚笑。

        白萌捏了捏卿昱的脸,卿昱把脸凑过去,  捏吧捏吧。

        白萌失笑,  亲了亲刚才自己捏红的地方,  道:“我倒是无所谓,  管着一群人编书也挺有意思的。只是那些人肯定是男性,  让他们入宫不太可能。”

        卿昱道:“朕会在外庭给他们安排一块地方,  萌萌负责审核管理就成。凤宁宫的内侍可以去往外庭。”

        皇宫分内宫外庭,内宫是女眷所住,是皇帝的生活区。外庭则是皇帝的办公区域,也划分了出了一部分地方给大臣办公。

        白萌坐镇后宫,派遣内侍管理这些编书人,偶尔遣内侍将那些编书人召来询问,这样不算是“玷污了内宫的纯洁性”。

        在皇帝夜夜宿在凤宁宫的前提下,不会有人不长眼污蔑皇后。

        白萌见卿昱已经做好打算,就知道这家伙是不担心自己不答应。

        不过她的确不会不答应。现在小皇帝交给她的皇庄什么的她已经理顺了,只需要看一看报表,核对一下收益就成了。内宫的事更是简单,全部是定好的规矩,她已经交给了自己身边人。

        编书,的确有些意思。她也对这个国家之外的世界很感兴趣。对有序世界的外国的印象,她都是来自于书本。听听这个世界的异族人亲口讲一讲,的确更有意思。

        如果将来有机会,她或许会想着到处看看。

        白萌看向说起自己的“睁眼看世界”计划,说的神采飞扬的小皇帝。她想,到那时候,小皇帝应该也是很愿意和自己一起出远门的。

        等不这么忙了,生个孩子,快快养大,将这庞大的帝国交给他,自己出去逍遥也不错。

        白萌此时的想法,正好和小皇帝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

        可怜那个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有了被甩锅的悲惨未来。

        不过对于那个孩子而言,能早早继承皇位,说不定并不会觉得自己悲惨。

        不是所有人都跟卿昱一样,只把皇位当责任。

        大部分皇帝,是将皇位当做宝物,但并不会想为此承担责任吧。

        白萌看着小皇帝的眼神,越加柔和。

        ————————————————————

        或许是被卿昱吓到了,或许是现在卿昱这皇帝积威渐重,或许是这种事并没有触及到谁的利益,在国武监的事还没忙完的时候,卿昱要求召集天下异族人,特别是西方的来客进京,甄选能人异士,编纂一本介绍西方国家和风土民情的书籍的时候,大臣们都没有反对。

        当这诏令布之后,几乎听说了的异族都忍不住往京城拥。这时候的华夏大地,还是异族眼中的遍地黄金之地。他们对这个伟大王朝的皇帝,还是充满了好奇和敬畏。终于有机会接近这个王朝的中心,那些冒险家们是怎么也忍不住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殊荣得到考核的资格。

        按照白萌的提议,他们先要看对方的地位。如今在海上的冒险家们,大多是“奉旨出航”,身上有爵位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手中都是有信物的,他们的通关文书也会有记载。

        要了解外国的事,还找地位比较高的人,他们才了解的更全面。

        在国外,读书之风还不如华夏大地。他们的知识垄断在贵族阶层。

        华夏虽然科举艰难,但是若是有心,过程虽然曲折一些,读书识字也并非不可能。民间传说中许多名臣都是家境贫寒之人。

        编书之事,若没些文化积淀不可能。有爵位之人,至少接受过教育。

        虽然也有冒充之人,但之后只要考一考就成了。

        接受教育之人,除了西方贵族之外,还有传教士。

        卿昱不懂这些国家为何宗教会有这么高的地位,但一想华夏历史中也有宗教地位高的不得了的时候,他就释然了。

        反正他是不会去信这些宗教,也不会让他们传教。

        他信有神仙存在,但不信外国的神仙会包佑大承的人。

        地上有国界,天上亦然。一个出生在外国的异族便是得了道成了仙,你说他会庇佑其他国家?卿昱可不信神是无私的。

        “如果要信,朕为何舍近求远,信萌萌就好了。”卿昱道,“萌萌真不要修庙?”

        白萌弹了一下卿昱的额头:“不要。我现在可没有什么神通,就算真的有了,你觉得我耳边随时有不认识的人絮絮叨叨,求些有的没有的东西,我会高兴?”

        卿昱想了想,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是很烦躁的。就不能屏蔽吗?”

        白萌道:“得了别人的香火,若不是实现一两个愿望,岂不是过了些?只是从那么多愿望中筛选出一两个来实现,那也很麻烦。所以我宁愿自己修炼。”

        白萌随口胡扯,被卿昱引为真理。

        卿昱不断点头:“没错没错,还是自己修炼更合适。”

        至于怎么修炼……他又不是神仙,他才不管呢。

        所以为白萌修建庙宇之事,又搁置不提了。

        也幸亏是没提,不然卿昱突然跳出来说给白萌修庙宇,大臣还不得炸。

        召集异族之人编书的事不能一蹴而就,从诏令下达传播,到来承朝的异族思考好,开始启程,这都需要时间。只是承朝的上层贵族们,开始顺着卿昱的意思,去接触外界的事物。

        改革武科,推广新作物,推广新纺织机,和属国扯皮,还要接触新事物。承朝的大臣们忙得跟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他们心里叫苦不迭。皇帝沉寂了几年,这一开始奋,就让所有人陪他加班,真是头疼。

        好想念之前懒散的时候。哪怕边疆烽火连绵,国内大灾小灾不断,也阻挡不了这群大老爷们喝茶看戏。

        可现在边疆安定了,今年又是个难得的风调雨顺好年头,他们却更忙碌了。

        有一个勤政的皇帝,大臣也躲不了闲了。

        大臣们一边抱怨,一边忍不住对卿昱更敬重了些。

        好似卿昱让他们忙得转悠个不停的勤奋,让他们突然想起了刚读书的时候的雄心壮志。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武将,都曾经有一颗安邦治国,辅佐帝王海清河晏的心。

        只是渐渐的,这心被庸俗之事埋没了。他们计较着争权夺利,倒是忘记了最初这天真的梦想。

        可当皇帝让他们忙起来,没心情想那些争权夺利的事时,他们心里那沉寂已久的理想,又渐渐浮出睡眠。

        他们的容颜疲惫了,眼下青黑了,一个个精神头却越来越好。

        这,大概就是一个国家的欣欣向荣之气吧。

        不只是大臣,百姓们也一样。

        华国的百姓们很能忍,只要有口饭吃,有身衣服穿,就不会想东想西。连年的自然灾害,终于在今年结束。他们老老实实的按照皇帝拍下的官员的要求,在普通粮种会减产的沙地山坡,种上了新的粮食,勤勤恳恳灌溉除草,看着那没见过的农作物越长越茂盛,当青杆上结出饱满的玉米,藤蔓下结出了大个儿的红薯,矮小的植株扯出了一连串土豆,他们喜极而泣。

        当棉花被纺织成棉线,纺织成柔软的棉布,穿在身上,柔软的彷如肌肤的抚摸的时候,女人们第一时间就拿给孩子穿上。她们牵着好奇的在新衣服上摸来摸去的孩子,迎接查看农田回来的男人们,一起夸赞皇帝给的恩赐。

        更多可以果腹的粮食,更柔软保暖的纺织物,更搞笑的耕织用具,这些都是皇帝的恩赐。

        只是一场丰收季,卿昱的民心就开始凝聚。他这个皇帝,在百姓的心中,也不止在是一个符号,而是渐渐聚集了光环的神像。

        这种民心的聚集,卿昱很快就感觉到了。

        各地都在反馈,百姓们在庆祝丰收,在自的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皇帝的崇拜和感谢。京城中的百姓也悄悄给皇帝立起了长生牌,希望这么好的皇帝,能够多活几年。

        这些“悄悄”,在做的人多了之后,就成为一种公开的秘密。

        这时候,大概有谁说要推翻这个皇帝,皇帝还没做什么,百姓们就先冲进去把人打死吧。

        这就是民心。

        卿昱很高兴,决定要祭祀社稷,感谢上苍。这一点的,大臣当然都不可能反对。

        他们也很高兴,仿佛再次看到了大承的盛世。

        可就在这时候,有人却要逆流而上。


  (https://www.7722wx.com/html/58121/186554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