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缆镇语录 > 包饺子的含义(附录:《宝积经》14)

包饺子的含义(附录:《宝积经》14)


  包饺子的含义
周浩然与这些人的交往,往往都在吃一顿一顿的饺子之间。
唐银美,川西人,据说长得很媚的那种。
她小时候就来缆镇了,因为有好几个姐姐嫁在缆镇。
唐银美的第一任丈夫叫唐不语,也是川西人,他们开的唐府川菜馆,据说是缆镇最早的川菜馆之一,至今招牌仍在,只是老板已经换了好几任了!
唐不语是个川菜厨师,与唐银美离婚后,离开缆镇去了海州,辗转几家饭店后,最后被海州香满楼大饭店老掌柜吴金方相中,将其女吴晓然许配了给他,唐不语开始了他的成功之路。
很多年后,周浩然出差海州,偶遇唐不语,唐不语在香满楼最好的包厢款待周浩然,一副很春风得意的样子。
唐银美和唐不语育有一子唐无缺,唐无缺不喜欢开川菜馆,把父母留给他的唐府川菜馆转让了出去,在缆镇乡下承包了几百亩土地开始种植花卉,后来生意极好,江湖人称花无缺!
唐银美的第二任丈夫叫阮成器,是个服装设计师。
唐银美的缝纫水平很高,他们的服装厂生意很好,他们创立的服装品牌“软棠”名满江湖。他们育有一女叫阮清秋。
阮成器是肖雅文的远房亲戚,后来阮成器又娶肖家一女为妻。
他的服装厂也就纳入了肖氏家族企业的版图。
唐银美的第三任丈夫叫官大能,是周浩然的远房亲戚。
官大能是个销售天才,后因做传销入狱,他同唐银美没有子女。
官大能入狱后,唐银美性情大变,辗转于永安、六通等地各大寺院,最后在暖州出家,法号恒妙。
从此,周浩然再也没有见过她。
回忆起往事,展现在周浩然面前的是一顿顿饺子。
唐银美最喜欢用的是茼蒿。
茼蒿为桔梗目、菊科、茼蒿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高达一米,光滑柔软富肉质;叶互生无柄,椭圆形,淡绿色,边缘有不规则深齿裂;头状花序属单生枝顶,开黄色或白色小花;茼蒿通过种子繁殖,八、九月下种。
后因茼蒿传入皇宫,故又叫“皇帝菜”。
茼蒿原产地中海,在中国唐朝以前就遍种,有较长的栽培历史。
茼蒿性喜冷凉气候,耐寒力强,不耐高温。
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
其为长日性植物,生长速度快,对光照要求不严,适宜生长肥沃、保水力强的砂壤土或黏壤土。
茼蒿原为野生,现全年栽培,南方较多。
茼蒿是中国南方春季蔬菜之一。
其自古即做药用,唐代孙思邈曾收载于《千金方》中。
中医学认为,茼蒿味甘、辛,性平,无毒,可清血养心,润肺消痰。
茼蒿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有养心安神、降压补脑等功效。
其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增进食欲,腹泻者不宜多食。
不知道唐银美成为恒妙法师后,是不是还喜欢包茼蒿馅的饺子。
喜欢种植茼蒿的还有官大力。
官大力是官大能的弟弟,他是在嫂子唐银美家吃过一次茼蒿馅的饺子后喜欢上种植茼蒿的。
官大力是个理发师。
他的第一任妻子左明妃是东北人,那时官大力是下乡知青。
后来,左明妃过不惯南方的生活,一个人回东北了。
他们育有一子官天标,后来也回了东北。
官大力的第二任妻子叫徐小娥,是个美容师,据说后来去了广东就没有再回来。
他们育有一女叫徐姿姿,就跟了官大力。
官大力的第三任妻子叫边麦麦,是官大力的麻友,就是打麻将时认识的。
因为边麦麦喜欢徐姿姿,于是很快两人就结婚了,三人家庭居然很幸福!
周浩然请章忠栋、廉子和在摩诃禅寺喝茶。
周浩然听他们讲述唐银美和官大力的故事。
章忠栋说:婚姻就像包饺子!
廉子和说:什么皮?什么馅?怎么吃?都不一样?
周浩然大笑:饺子的含义真的很深刻!
附录:《宝积经》14
第十四期
【宝积经  |  经文】
复次,迦叶,名菩萨者,不但名字为菩萨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为菩萨,略说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
何谓三十二法?
1、常为众生深求安乐,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2、心不憎恶他人智慧;
3、破坏憍慢;
4、深乐佛道;
5、爱敬无虚;
6、亲厚究竟,于怨亲中其心同等至于涅槃;
7、言常含笑,先意问讯;
8、所为事业终不中息;
9、普为众生等行大悲,心无疲倦;
10、多闻无厌;
11、自求己过;
12、不说他短;
13、以菩提心行诸威仪;
14、所行惠施不求其报;
15、不依生处而行持戒;
16、诸众生中行无碍忍;
17、为修一切诸善根故勤行精进;
18、离生无色而起禅定;
19、行方便慧;
20、应四摄法;
21、善恶众生慈心无畏;
22、一心听法心住远离;
23、心不乐著世间众事;
24、不贪小乘,于大乘中常见大利;
25、离恶知识,亲近善友;
26、成四梵行;
27、游戏五通;
28、常依真智;
29、于诸众生邪行、正行俱不舍弃;
30、言常决定;
31、贵真实法;
32、一切所作菩提为首。
如是,迦叶,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为菩萨。
■  做到这些才可被称为“真菩萨”
我们当中有不少居士可能都受过菩萨戒,按照佛教的说法,受过菩萨戒的人名义上就是菩萨,但是跟真正的菩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好像上了幼儿园就可以叫做学生了,可是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还是叫做学生,甚至退休后的老年人,还有老年大学,也叫学生,可是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学问、能力和成就却有极大的差别。
菩萨也是这样。名符其实的菩萨应该“能行善法”、“具平等心”,具体条件可以概括为32项,也就是“三十二法”:
“三十二法”
1、常为众生追求强胜有力的愿乐;
2、使他们在佛的一切智中得以安住;
3、心中不会生起对他人智慧的憎恶、嫉妒等;
4、克服可能的骄慢之心,对有修有证的菩萨,恭敬随顺;
5、深心爱乐于佛道;
6、真诚地爱敬众生;
7、彻底地亲密爱护,无论是对于自己的怨敌,还是对于亲爱,直到涅槃境界,都能以平等心一视同仁;
8、和颜悦色,常带微笑,逢人先作问讯;
9、无论帮助人做什么,不到事业完成,始终不会停歇下来;
10、对于尚未许诺给予帮助的众生,怀有平等大悲心,随时准备给予帮助;
11、自心努力,时时精进不已,听闻佛法永无倦意;
12、自己检查自己的过失,不去盯别人的缺点;
13、行住坐卧,不失威仪,都以菩提心作为依据;
14、无论以财施还是法施惠济于人,都不贪图今生现报和未来果报;
15、自己持守戒行,不是为了凡夫那样地求来生生于天上或人世;
16、在一切众生中均能持忍辱行而心中没有些微恚怒;
17、为了修习一切善根而精进不已;
18、修习禅定不是为了生于色界无色界,而是为了行悲愿而生于人世;
19、菩萨并非为求智慧而求智慧,而是以悲愿等方便发智慧;
20、凡上求下化,菩萨所行皆不离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原则;
21、对于或修善或修不善的众生,菩萨均能以同等慈心说法;
22、对于不同的说法者,菩萨都能够怀着同样恭敬的心情去倾听说法;
23、其心清净,真正能够远离染垢的行径;
24、虽住于世间,但只为行化,故不会喜好贪著乞食、游行等世间事;
25、深了大乘法的诸殊胜功德,所以不贪小乘法;
26、不追随恶人恶事,而亲近善知识;
27、成就四种清净梵行,即慈悲喜舍,而能修发五种神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28、一切修行,依于真实智,不依虚妄识;
29、菩萨于众生中随机应化,平等—切,所以不会舍弃众生而无论他们具恶行还是善行;
30、菩萨有确定无疑的认识,所以教授言说不会犹豫不决;
31、菩萨所说以真实为重.故能使闻者趋向真实;
32、菩萨一切言教,皆以回向众生菩提为首要目的。
佛陀最后总结说:“大迦叶啊,正如上面所说,如果有人能够具备这三十二个条件,那他就是名符其实的菩萨”。


  (https://www.7722wx.com/html/68925265/673778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