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缆镇语录 > 醉 鸡 旅 行 记(附录《章经》第十二举难劝修)

醉 鸡 旅 行 记(附录《章经》第十二举难劝修)


  醉  鸡  旅  行  记
醉鸡。
不是酒喝醉了的鸡。
只是一瓶酒浸的鸡肉而已。瓶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玻璃罐头瓶。
那一年重阳发福利,叶也分到一瓶。
叶与妻经过一番精打细算,决定暂不吃,待到过年好送礼用。
于是,经过一番必要的故事情节,那瓶醉鸡到了叶的大姨家。
大姨是山里人,见叶送来的醉鸡,心想在大城市里工作,这醉鸡一定值不少钱!
大姨丈是个撥美食家斳,见肉不要命,一见醉鸡,大喜,操刀欲开,却被一双大手挡住,回头,却见大姨笑嘻嘻。
大姨附在他耳边言语了几句,大姨丈扔下刀,叹了一口气,走到腌猪肉缸边,操刀便狠砍。
又过了一年。
叶到二姨家拜年,二姨家住在海边,海风刮得冷了个吓人。
二姨叫叶自去衣柜里翻衣裳穿。
一打开,大惊,衣柜里好端端地放着一瓶醉鸡!
正是叶送给大姨的那瓶!
因为瓶上有叶厂里打的撥礼品斳二字红印。
第二天,叶便启程回家,二姨强留,叶说天太冷了,还是回去吧!
又过了一年。
三姨派儿子来拜年,送了一大包礼品。
拆封。
天!
其中又好端端地摆着一瓶醉鸡。
正是那年厂里发下的那瓶,也正是叶送给大姨而又在二姨家衣柜里看见的那瓶!
妻一看保质期,说分不清是撥3斳字还是撥8斳字,还是吃了吧!
于是开瓶食之,其味道美异常。
叶问同厂的陈,那年厂里发下的醉鸡味如何?
陈说,还藏着呢!不是说保质期撥8斳年吗?
叶长叹说,吃得太早了,真可惜!
我是这么理解儒、释、道的:简单来说,儒释道三家(不应该将它们简单分  类为宗教或是学说)从本源上来看,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对于宇宙  5
或世界真相的表述,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它们的区别则在于面对这个真相时的  态度之不同——  道家,以老子为代表,隐晦地表达及描述了世界的真相,但他并不做直接揭  示,同时,老子又是富于同情心的,所以他的假设读者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也  就是说,《道德经》其实是君王之书(黄老之学),老子在书中对君王循循善诱、  尊尊教诲: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云云,总之,统治者越少动作越好。老子  的最高理想是将社会组织结构重新回复到原始氏族时代:统治者无为而治,每个  氏族成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老子学说被世人认为是遁世的、消极的,  甚至,这造成了后人不断对其进行刻意曲解,为圣人讳嘛。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则完全回避对于世界真相的表达,甚至连一丝隐晦的  表达都没有。同样,孔子是富于爱心的,在经历了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孔子  显然是对统治者普遍失望的,于是,他所设定的读者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儒家  之学自然也就成为了影响后世的君子(致仕)之学,孔子希望士大夫们能够加强  自身修养,善待百姓、爱惜民生,其最后的受益者当然还是百姓。孔子的最高理  想是将社会的组织结构重新回到分封制下的国家初期:制礼做乐,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因此,孔子之学被后世认为是积极的、入世的,但或许只有孔子自己最  清楚,那个看门人的那句“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才是对他最  准确与中肯的评价。  释家(佛教),以佛祖释迦摩尼为代表,通过弟子阿难的记录,留下了大量  的经文,几乎完整而详实地描述了世界与宇宙的真相,但非常遗憾的是,他毕竟  来自于梵语的翻译,是被经过了二度创作后的产物,经中的许多文字应该都偏离  了佛祖的本义(这也是佛祖拈花示众的缘故),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佛经都成  为了类似《智商测试考卷》的东西,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参悟出正确答案,这也  是后世“禅宗”出现的根本原因。释迦摩尼当然是佛光普照,怹不仅完整描述了  宇宙与世界的真相,也同时为世人留下了自救的方法,怹始终关注的是十方世界  的芸芸众生,因此,佛教是唯一被社会底层广泛接受后才为统治阶层所认同的,  怹首先代表的是占绝大多数人口的社会底层的利益,是直接面向社会底层进行宣  教的思想体系。佛教的理想当然是普渡众生,用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最能说明:“地  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这其实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6
是异曲同工的,如此大愿,非佛菩萨与圣人不可为也!
附录:《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本章主要讲述了
人生的各种艰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
常人都认为
这些困难是修道的障碍
却不知道
正因为人生的这很多艰难
成为我们修道的助缘
有艰难而不修道
则艰难更难去除
佛陀为让弟子培养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修道信念
故举出人有二十难事
以此劝诫弟子
迎难而进,精进修道


  (https://www.7722wx.com/html/68925265/678437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