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湖与彼岸 > 第五章:中原无鹿,踏足地产

第五章:中原无鹿,踏足地产


  四砂股份收购重组受到阻碍,近一年的努力无功而返。遂回蓝城休息。反思投入商界十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经历,既受大势和外力的影响,因为这个时期,投机红利和短期主义盛行。更是我个人偏激孤傲和心高气盛的文人性格使然!正如我1990年投入商海之际,某位后来成为我红颜知己的女士临别赠言:“你的命运曲线就是每次到顶峰时就会迅速坠落,并且不断重复,呈波谷状……”一一她的话可谓一语成谶!真的我这前半生好像都在验证这个预言和曲线。

                  2000年底我接到亦师亦友的徐敬亚电约,此时他因主要参与大学同学曾大师的万达地产千万级别的营销事件,而由一位著名诗人兼评论家华丽转身为地产策划大手。

                  我与敬亚兄相识相交经年,有诸多交集。从1985年去深圳第一次拜见他,到1986再次赴深参加“深圳现代诗人协会”成立仪式,随后积极投身他策划发起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并有幸成为他的得力二传手之一。

                  1996年和1998年两次南下深圳经商期间,更是几乎每周都与他和比他诗名更盛的小妮两夫妇聚会。所以他对我的诗歌历程和商界生涯都基本掌握。

                  彼时,他正受聘为河南恒华地产总顾问,老板号称杜工部的第N代传人。对他青睐有加,不久又兼总裁。一是希望借助他对项目和产品营销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和提升;二是也想借助他对中规中矩甚至保守土味的老班底产生冲击和压力。这次他从“古称商都”特邀我去“今叫绿城”的郑州,是让我为杜老板站台和助力。因为他向老杜介绍了我这些年的金融专业、投融资特别是此次借壳上市的经验,所以老杜也动了想把家族企业改制上市的念头。

                  2001年2月春节过后,我第一次踏上中原大地。中午十一点左右杜老板和敬亚兄携主要管理层为我接风。地点是他自家开的会所式二层小楼的养生饭店。主打菜竟是仙人掌。因为老杜是河南一家药企羚锐制药的原始股东。并介绍仙人掌无疑于一副百味中药,补钙抗癌,延年益寿。

                  团队主要成员共6位,徐娘半老的常务副总隋英,能言善辩,左右逢源。据老徐事后八卦,此女年轻时在一家酒店做前厅经理,也算夫白貌美,杜老板为了她时常光顾,不久就发展成了地下情人。人到中年后关系逐渐降温正常化后,被老杜调到公司为其主持日常工作。也算有情有义。

                  第二位是老杜的长子杜鹏程,人高马大,志大才疏。老杜前期曾想培养他子𠄘副业,但遭到老臣们的抵制。而且他也不想接班,眼里根本瞧不起这帮老家伙甚至包括他的老子。只想自立门户。老杜无奈只好应允。他自己找了几位北大房地产总裁班来自招商地产等品牌房企的同学组建了自己的新团队,引进和开发了一个当时热销的Townhouse项目,总算与老杜的经济适用房产品线拉开了距离,提升了两个档次。

                  第三号是主管工程的石总和主管营销的杨总,皆是典型的河南汉子,方脸黝黑,粗壮敦实。但性格和作风却正好两极,一个稳重一个张扬,倒也与工作性质相匹配。

                  余下两位都是年轻的女生,一位姓姚,大学毕业就被招进公司担任杜老板的秘书。身材高挑,凹凸有致,长相秀气,肤色偏黄。我到公司三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杜老板约我去他在某四星级酒店的长包房谈下步公司的发展战略。他每天中午都要睡午觉。我提前了半个小时,想先到酒店一楼大堂吧喝会茶,梳里一下思路修改修改纲要文本。因为杜老板是一个老谋深算,极有耐心极富心机之人,且古诗文修养和功底扎实。所以我俩轻易不交流,每次对话双方都准备充分。老杜如此这般一是他的习惯,二是考验我的专业和智慧。

                  正当我找个僻静的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正山小种,悠然地打开手提电脑,点上一支本地的“黄金叶”香烟,不经意抬起头望向酒店的大门,就看见秘书小姚离去的熟悉背影……

                  等我准时按响酒店609的门铃,老杜睡眼惺忪地让我进屋时,我敏感地闻到一丝淡淡的女人香。

                  果不其然在我讲完我的整体思路后,老杜从桌头柜的抽屉里拿出厚厚一沓文稿微笑着对我说:“这是我的一点想法供你参考哈。小姚刚打完字给我送来的”。

                  他随意的一句暗示让我心头一惊一喜:他是想让我知道小姚和他的秘密哪还是不知道小姚和他的秘密哪?

                  我临走前他交待为了杜鹏程的别墅项目,准备择机带我和杜鹏程一起去加拿大考查木结构房屋。下周让我抽时间去北京把签证办了。我笑着劝道:“让鹏程自己弄吧”,因为我不想在他们父子俩之间掺乎。

                  “去球!”,老杜重重说了句他的口头禅,类似蒋中正的“娘希匹”。在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含义。

                  最后一位叫柳青,娇小玲珑,长着一副精致白皙的芭比脸,销售部主管。是令所有男人包括在坐各位都会产生觊觎之念的那种女生。

                  这顿酒让我第一次也彻底领略豫文化敬酒的可怕荒唐,甚至心生戒惧和反感。

                  首先是菜还未上,隋总已端着小托盘走到我跟前,上面放着玻璃壶和已倒满的三杯白酒。“朱老师,我首先代表我自己敬您。欢迎来郑州欢迎到恒华。听徐老师介绍您是第一次来我们中原,那我得给您介绍一下俺们的规矩:就是先敬您三杯您自己喝,接着再敬您三杯,我陪您喝。意思就是敬酒者喝三杯,您喝六杯。之后以此类推”

                  看我一脸惊诧不解的表情,坐在我右侧主位的杜老板一脸阴笑着说:“这是一种优良传统,过去穷啊,有酒有肉要先仅着客人”

                  我一听心中大不以为然:这简直就是一种陋习!

                  但看到隋大姐一直站在旁边静候,我知道既无法拒绝也躲不过这一关,只好心一横豁出去了。干完六杯后,我望了敬亚一眼,他露出爱莫能助的眼神。

                  然后是除老杜和敬亚之外的5位男女同事接龙式的连番轰炸,这时我己喝了36杯,一口菜没吃。面色开始泛红。这时的老徐才说了句和愣话:小朱酒量有限,今天是我认识他以来可能喝得最多一次”

                  随后他和杜老板各跟我喝了个平杯,就是各喝三杯,这既是“法外开恩”,同时也表明他俩的身份和年龄比我高。这时我已空腹喝了42杯,心跳和脉搏开始加速。

                  不久开始上凉菜了,其中就有招牌的仙人掌。我乘机赶紧多吃,管它什么味道,为了添补和缓解烧灼的胃。因为我知道重头戏还在后头,因为我跟着要回敬一轮,然后他们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

                  这时坐在我旁边久经战阵的隋总一看我是真的不胜酒力,就叫着正在上菜的服务员:“上一碗烩面,让朱老师垫垫”,同时转头挨着我低声说,“老弟,以后喝酒前先吃碗面”。我忙感激地冲她一笑,“谢谢隋姐”。这为我俩之后的工作配合带来了良好开端。

                  等热乎乎的烩面上来后,老杜又当起推销员,“烩面是河南人的首席主食,一天不吃就不踏实。咱家做的烩面是郑州最贵的,180元一碗。一般饭店就10元一一30元一碗。”

                  我一吃果不其然,里面有海参和干贝丁等上等原料。但我还是喜欢吃小店的,味道更纯正浓香。而且经常见到两个大男人一人一碗,也要喝瓶啤酒甚至划上两拳穷乐呵的镜头……

                  一碗面下肚后,胃里舒服了很多。这时大家都在给杜老板和老徐敬酒,我也乘机缓了一会儿,于是开始回敬。但我用的是东北人一对一的公平方式。首先敬老徐:感谢这些年他亦师亦友的友情,之前是在诗歌方面大力提携,如今在商场上又能追随他,尤其此次把我带入地产界,引见给杜老板,非常开心也很幸运。

                  随之敬杜老板,表示希望能为恒华地产下步发展尽绵薄之力并不辜负他的信任。最后敬完在坐的各位。这时酒过三巡,最后一道压轴菜黄河大鲤鱼上桌,服务员把鱼头对向我,杜鹏程马上有点幸灾乐祸地说:“朱老师你得跟服务员喝个鱼头鱼尾酒,您喝六杯,服务员喝三杯”,杜公子对他爸请来的人下意识都怀有敌意。

                  我一听有点火了,这你妈是什么套路!于是做出要吐状快步走向洗手间,锁上门点上烟,打开水龙头哗哗的水声,平复一下对这种所谓酒文化深恶痛绝!

                  总算喝完了这顿鸿门宴似的过关酒,敬亚兄准备开车带我回恒华开发的别墅安顿我休息。之前老杜专门拿出未售的样板房给他们夫妇住,我来就寄居于楼下空着的客房。

                  车子启动,我不见外跟老徐说想去看看黄河。他爽快答应了,一脚油门风驰电掣地奔向歌中的黄龙。到了黄河岸边,先在抗日战争期间蒋委员长的花园口决堤纪念碑前照了张相。

                  望着浑浊泛黄,泱泱浩浩,泥沙俱下的这条大河,犹如这座千年大陆的象征和缩影,几乎从未真正清澈透明过。在一次次靠近海洋和蓝色文明的过程中都半途而废,恶性循环。不仅给大地和百姓带来洪水灾难,甚至在入海口都成为一种污染源!蓝黄对比的分界线,更是触目惊心,呜呼哀哉!

                  心中怆然涌出一首《历史一样的黄河》

                  喝您的液体长大

                  胃里流淌着沉郁的涛声

                  皮肤象您一样黄

                  头发却黑夜的颜色

                  水至清则无鱼

                  您伟大得无比混浊

                  从远方的山谷走来

                  一路披荆斩棘

                  泥沙俱下

                  养育着您的祖国

                  也周期地冲破堤坝

                  泛滥成灾

                  淹没百姓的生活

                  颠覆文明的进程

                  向着海的方向

                  却从未抵达彼岸和蔚蓝

                  每日每月在纡缓和呆滞中前行

                  在壶口变成惊天瀑布

                  在腾格里变成无人沙漠

                  是蝗虫

                  是睡狮

                  是黄祸

                  是涅槃

                  何时变成长江

                  何时投身大洋

                  古老陆地的血液

                  东方传说中的龙

                  瞻望过黄河后回到别墅时,保姆已做好晚饭。和小妮亲切地见面打招呼,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静而散淡。但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地把日常和生活诗化荒诞化,稳定地记录和输出着她独特的作品,不仅超越了同代的朦胧诗人们,甚至领新标异于第三代诗人们,某种意义上已达到非年代性。为此在投身商界之前1986年和1989年我就为她写过一短一长两篇诗评《人生的本质就是惶惑一一王小妮近作散谈》和《王小妮诗歌世界解析》。

                  晚7点左右,杜老板事先也没打召呼就是悠闲地来到了别墅。小妮冲他点头笑了一下,就独自上楼进入她的主观世界了。保姆小郭把餐桌收拾干净,泡了一壶金骏眉。我和敬亚坐在一面,老杜坐一面。先是闲聊了几句人文地理,就转入了正题即我的工作范围和职务界定。

                  因为我来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和盘点恒华的家底特别是主业状况,评估是否适合资本运作无论是直接上市,借壳上市,还是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但因首次接触房地产,所以我提出先跟着杜老板尤其徐总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和熟悉地产业务,列席公司所有的经营管理会议。同时请财务部门协助我逐步并全面摸排公司的资产情况和财务状况。但我不参与公司的正常经管活动,但有责任向杜徐两位提出我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俩做决策参考。同时半年后拿最终的公司改制及资本运营的诊断及实施方案。

                  至于职务方面我也提出我的看法,就叫董事长特别助理,一是比较超脱,二是又赋予一定特权。便于我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杜徐两位欣然同意。于是在第二天的经理办公会上宣布。因为我的职务和工作与在坐各位没有任何冲突和竞争,甚至做好了对大家还或许有益。所以全体鼓掌通过。在之后的工作中也都很配合。

                  至此我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通过三个多月基本摸清了恒华和杜老板的家底,最初靠开发经济适用房起家,总共建设完工了三个小区,总面积50万平米。完成原始积累后在几家国有银行又贷款10多个亿,接着在繁华地段开发了一座30万平米的商品房,正赶上中国楼市的涨价潮和炒房热由北上广深向二线城市漫延和转化,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同时老杜在交通银行第一次增资扩股时,通过河南籍老友,时任董行长买了1000万股,现在翻了十几倍,成为账外最大的股权收益。

                  同时在老区和新区屯了5块地近千亩,一是坐等土地涨价,二是准备伺机开发或合作或转让。就是在这个时期河南异军突起了专注河南的全国级别的本土开发商品牌河南建业,老板胡葆森。也是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副会长及副会长单位。

                  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之外,我和敬亚兄的业余时间也可谓丰富多彩。但唯一的是两位当年狂热的诗人竟然几乎没有谈诗。那时我们把所有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繁华喧闹的世俗生活中去了……

                  唯一一次与诗歌有关的事就是我刚到郑州一个月后,敬亚也是借我来第一次约会了同样在春城上大学的校园诗人邓万鹏,时任《郑州晚报》副刊部主任。一见面邓兄表现得很是激动,幽默地表达感谢延安的同志来看望他这个孤身战斗在白区的人!喋喋不休地控诉了他在“商都”工作生活十几年中河南人的阴柔和表面微笑背后捅刀的故事,逗得我俩时不时发出爆笑……

                  那个年代,河南人、新疆人和俺们东北人在全国的口碑最差榜上排名前三。

                  敬亚是个无论工作和娱乐都充满激情的人,口才和文笔也滔滔不绝,气势如虹!时有奇想妄念,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既是个工作狂,玩起来也是个老顽童。红尘游戏自然不在话下,乐此不疲。但为了维护老同志的正面和高大形象,故不赘述。朝夕相处一年,洞悉他的另一面,不但没有降低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反而更觉他的可爱可亲,友情与日俱增和加深……

                  但敬亚最喜欢的还是驾车野游,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去遍了河南境内的知名古迹和景点。从杜甫和杜老板的桑梓巩义,范螽的遗迹和少林寺的塔林;一直到南阳的卧龙岗,洛阳的白居易故居和开封包公祠……

                  2023年8月,他与一批50后老友组成的自驾游小分队横穿新疆后向我发出邀约,下次带我一起玩。

                  在郑州一晃就是大半年过去了,国庆节后我在《中国房地产报》看到一则消息,十一月初中房协将在北京房山召开一次“绿色地产研讨会”,承办单位是良乡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其开发的50万平米的“北潞园”是建设部的试点项目,也是经济适用房,人车分流和中水处理及园林绿化等亮点引人注目。于是我先和老徐商量并报老杜批准报名去参加此次活动,想借鉴和参考,也为恒华的第三期第四期同为经济适用房的项目增加些新理念新概念。老杜欣然同意并派敬亚和我出席。

                  我陪敬亚如期参会,他还在会上做了一个诗性洋溢的现场发言,引起会议主办方的注意和赞赏。尤其中房协的蔡云女士(2008年她成为中房协商业及旅游地产专委会秘书长,而我同时发起成立了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委会并担任主任兼秘书长,成为中国两大并列的商业地产协会的领导)上大学时曾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对老徐的大名早有耳闻。特别是此次有幸结识了著名的房地产专家,中房协秘书长顾云昌先生和北京良乡房开总经理张龙先生,为我半年后重返京城再张地产结缘。

                  开完会回郑州不久,敬亚因为劳累和烟酒过度得了心肌炎住院治疗了一个月,  12月上旬回温暖的深圳休养。留下我一个人住在空落落的别墅,心中也不免空落落的。因为将近一年的与他们的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已经从诗友和同人,变为亲人般的感情和关系……

                  于是我也利用这段年底时间开始我此次来郑州的主要工作即恒华地产是否适合改制和资本运作的诊断报告和专业方案。结论是否定和不乐观的。因为恒华地产表内的整体资产规模和质量尤其是收益分析和预测等综合指标和实力及后劲都达不到标准,是不可行的。没必要大动干戈和劳民伤财做这个举措。还不如小富即安地维持现状和现有方式更安全更稳妥。当我在圣诞节的大雪和灯光中收笔杀青时也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即这个报告递交给杜老板时,我的使命也接近终束了……

                  尤其这期间发生的一件神秘玄幻之事更加强了我的这种感觉一一

                  某个普通的黄昏,下班后我从公司返回住处,在小区外的大铁门前不知怎么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撞在铁栅上,左眼的近视镜片瞬间破碎……

                  晚上我接到妈妈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九十高龄的姥爷当天傍晚可能因为老糊涂了,那时他住在紧挨着火车道的桦林镇三姨家,结果一个人不小心走上道轨,被一辆奔驰而来的火车带走了……

                  这一切应该都与我与姥爷的神秘的遗传有关:我对姥爷第一次最深的印象是1976年,我从生活了8年的爷爷奶奶的小乡村回到牡丹江爸妈家。那年的春节我是去林海雪原深处的柴河林场过的,最后一段旅程就是坐的《林海雪原》小说中描写的小火车。见到姥爷时发现他长着非.常人的浓眉大眼尤其那副长寿眉更充满异象。更惊奇的是他竞有六根手指,左手大姆指并列两根手指俗称六指(zen)。后来我问起妈妈,妈妈笑着说你也是六指呀,只不过你很小的时候就做手术割掉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左手的大拇指为什么比右手大姆指窄且软、右侧还有一条疤痕…….

                  于是我年底最后一天我把报告递交给杜老板,参加完公司的元旦晚会向他请了年假回蓝城,他象征性地给我发了年终奖。因为快半年未回家了,也想女儿和太太了。而且2002年春节是2月12日来得早,我还要回黑龙江花河市看望父母和他们一起过年。

                  二月中旬春节过后我回到郑州,老杜的态度变得游移和暧昧了,几乎未给我安排什么工作,也很少跟我交流了。说好的月薪拖了两个月,之前答应去加拿大考察也杳无音讯了……

                  4月初我接到两位发小把兄弟的电话,老大李明当时在家乡干了一家除了被大商集团收购的我老爸曾任书记的商业大厦和百货大楼的两个国企外,最大的民营时代广场;老二张铁时任人事部规划司副司长,相约来郑州并一起去洛阳看有1600年历史的牡丹花会。

                  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周末,他俩从北京开车来郑,我们仨兴高彩烈地赶往洛阳,先去武则天的皇家寺院白马寺祭拜,并求了灵签也一语中的我当时的处境。至今还保留在我的一个皮夹里。接着参观了白居易退休后的故居,一座花木繁茂的大院落。白居易可谓唐代亦文亦官,平稳善终的典范。既不像李白大起大落,醉月升仙;也不似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但落魄贫困;更不若李商隐坎坷跌宕,抑郁而终……

                  下午去牡丹花会反而让我大失所望,遍地开放的牡丹犹如散落的大白菜,廉价而鲜耻。一直心中高贵的牡丹形象和杯签瞬间荡然无存!晚上吃了特色传统名宴,始于唐代的水席,也是形式大于内容,腐朽的事物和传说也许注定都会崩塌和破灭……

                  当晚在洛阳宾馆住了一宿,大醉而眠。第二天返程郑州时我己做出和杜老板不辞而别的决定。中途在服务区给仍在深圳养病的敬亚兄说明了情况,他也未置可否。

                  告别黄河,一路向北驶向燕山,即将开始新的征程……一切过往都是一闪既逝的驿站,但最后的目的地也未必是彼岸和归宿……


  (https://www.7722wx.com/html/87744267/664712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