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如果她知道(陈阿娇) >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刘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彘是一个为了皇位可以放弃一切的人,诚然,绝大多数人为了皇位都可以放弃一切。

        天下之主,我主天下。

        不幸中的万幸,刘彘是一个遵守诺言的人,皇帝应承下来的承诺也更是值钱。皇帝一诺,可不仅仅是千金,而是无价的,乃是最好的保障。

        韩嫣应该得了他的不少承诺,才会如此的傲气,从而不把王太后放在眼里。

        要知道,韩嫣的聪明在于他几乎从不忤逆刘彘的决定,他和刘彘的配合一直做得很好。

        刘彘至少是不满王太后的行事许久了,陈娇在太子府的时候就听过不少次他抱怨母后管得太多。

        否则,刘彘又怎么会对金俗这个家人子的姐姐感兴趣呢?

        韩嫣怕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敢伙同刘彘直接下了王太后的脸面的。

        后面的结果也算是震惊了所有人,王太后要以“秽乱宫闱”的借口处决韩嫣,就是在告诉所以人,但凡是招惹了她的人,她随便寻个借口便能夺其性命,她甚至都不用费心图谋。

        刘非找王太后哭诉他受辱,王太后反而置之不理,偏生要等刘非那边翻不起风浪,等那件事情过去了以后再来制裁韩嫣,足以见得王太后的手段。

        既借韩嫣之死提醒刘彘,你是我的儿子,你怎么能忤逆母亲呢?将她的野心毫不掩饰的展露在人前,看,她就是这样的重权在握。

        又让韩嫣在死前受尽了侮辱,不仅杀人,还要诛心。王太后真的好手段,为人之凶狠,直叫人畏惧。

        至于刘非,便是提醒他,你只是一个小小的诸侯王,要时刻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置喙皇帝的决定。你的母亲只是先帝的夫人程美人,而刘彘的母亲已经是王太后了。

        王太后看似是韩嫣之死的最大赢家,但是,时移世易,往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哀莫过于心死,韩嫣是刘彘的追随者,对皇帝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深信不疑。现在,幼弱的皇帝却救不了他,他怎么能不绝望呢?

        韩嫣赴死的时候,便已经心死。

        王太后果然好谋算,只要出手,是断不会留后路给潜在威胁者的。

        刘彘的母亲是这样的,保不济,刘彘以后也会是这样的。许多本性,深刻在骨子里面,由上一辈传给下一辈。

        就算刘彘不想成为那样的人,王太后也会想尽办法把他变成那样的人。只有骨子冷到极点的人,才能守好皇帝的位子。

        这皇帝的位子有多少人在默默地盯着?又有多少人,在偷偷寻求下注的机会。人生赌局,不外乎如此。

        你甘心看着自己的权力一点点地流失却无动于衷?黎庶的蹉跎生活你愿意去领略?身在最底层你甚至连向上仰望的余力都没有。

        世人多贪心,就是拼了身家性命也要奋力一搏,人死后,哪管得了自己搏得了什么名声?旁人?旁人能有你自己知晓你自己的心事吗?

        不在其位,自是不知个中艰辛。史官也是官,焉能没有七情六欲、是非好恶?真正能超脱官本位的人,少之又少。皇帝一句,百官听令,史官也不例外。

        史官若是不听话,换一个便是,有那么的史官,缺了谁都无所谓。

        自古以来,真正的密辛和真相,又怎能流落到外人耳中。还没等传出去便已经腰斩,不相干的人是再无探寻的机会了。

        只要毁去那些知晓的人,再换个说法,流落到史官那里的故事便是截然不同故事,也就不会有任何风险。

        陈娇突然觉得有些冷,她身体总是很容易发冷。大概是知道的太多,心也就因此变得凉冰冰的了。

        她没必要,她也不会傻到将自己这些知道的东西说出来。本该带进陵墓里的东西,就不要说出来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了。

        少说话,多隐忍,反而能活得久一些。真正的历史如何,她实在是没有兴趣去辨明。

        她只要确保自己知道的是真的,能帮助她做出最好的选择就够了。

        至于刘彘这意外之喜,陈娇受着便是了。谁知道刘彘的信任以后会不会说没就没了。

        人死如灯灭,韩嫣会被记住,但是他究竟能被记住多久,这可能连刘彘也不知道。疼痛因为切身感受所以清晰,但是带给刘彘疼痛的人,终究会消散在记忆里,褪散了色彩。

        陈娇连纸钱都不能亲自烧一些给韩嫣,她和韩嫣,本来就是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只是命运让她(他)们相遇,产生了联系,而这种联系也是见不得人的。

        陈娇和韩嫣的关系,充其量只是友人,他(她)们之间是连一点点利益联系都没有。

        男宠和妻子,本该是不会有什么关系的。两人之间亲近的关系只能是暗不见天日的秘密了。

        陈娇还要提防着王太后,她不能引起王太后的疑心和不满。韩嫣曾经拜访过椒房殿,陈娇之前又为韩嫣求过情,已是大忌。

        这大抵是陈娇的底线了。她还是爱自己更多一些,她即使是因着韩嫣的死亡受益,她也不敢再做出多一些缅怀韩嫣的行为。

        韩嫣会是陈娇内心永远愧疚的对象,变成她心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着她,她能有今日,他的死为她助益良多。

        韩嫣,往日得你照顾,这份情,陈娇心领了。而陈娇,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至于多的,是再没有了。

        之前发生了再多的腥风血雨,也总是要归于平静,韩嫣死亡一事就随着时间模糊在这人来人往的汉廷里了。

        这点小事在汉廷里面连一个小水花都不算,但是陈娇知道,刘彘变了,她也变了。

        陈娇开始不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宁可闷死在椒房殿里,也不愿意多踏出椒房殿半步。陈娇最多涉足的地方,便是椒房殿的院子了。

        王太后也拿陈娇没办法,陈娇本来就是皇后,这椒房殿就是她的地盘,只要陈娇不出去,就没人能把她怎么样。窦氏和窦太皇太后那里王太后也还是要顾及的。

        王太后想让陈娇吃苦头又不能彻底得罪了窦氏和窦太皇太后,所以她的动作不能太过分,这也就限制了王太后能对陈娇的手段。

        刘彘从不会因着王太后而多加管束陈娇,王太后就是和刘彘诉苦也白搭。陈娇相比之前是要自在多了,这和刘彘的默默纵容脱不了干系。

        后宫里面的生活极其无聊,打发日子的方式只能是在院中挖萝卜,陈娇的身份娇贵不能亲自上手,陈娇就只能指挥、看着宫人们天天在院子里面挖萝卜。

        这萝卜是从外邦传来的稀罕作物,无论生吃还是煮着吃都别有一番滋味。萝卜有土便能生长,随便撒点水便能长起来,极好侍弄。

        陈娇喜欢萝卜的味道,削皮生食是辛辣带着甜脆的感觉,煮制又是纯甜软糯的味道。长安城里的勋贵、贵族们是怎么吃也吃不腻这萝卜的新奇滋味,陈娇也不例外。

        所以陈娇让宫人们再椒房殿的院子里面撒些种子,种些萝卜来吃,既能看宫人们挖萝卜玩乐又能吃到最新鲜的萝卜,陈娇的日子也就能平淡的继续过下去了。

        对了,陈娇的椒房殿的大管家—皇后卿换了人手,她手下的大宫女也换了人手。

        刘彘还算是厚道,知道陈娇之前在椒房殿处理了佩玉,正是缺大宫女的时候,他便连着大管家和大宫女都给她换了人。

        刘彘塞进来的人,就是王太后也插不了手。陈娇还是很满意的,本来却大宫女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刘彘既然送上门来了,不要白不要。

        现在,陈娇明晃晃的被刘彘纳入了羽翼之下,她这有限的自由也是刘彘漏给她的。

        她呀,要是能诞下子嗣就好了。要是能诞下子嗣,她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只是可惜,她的肚子是一点动静也没有。陈娇也召了不少的医者前来为她调理身子,但是她还是没能成功诞下子嗣。

        陈娇无比清楚,要是哪一天刘彘对她的宠爱没了,怕是她的皇后的位子也坐不稳了。

        没有子嗣的皇后,被废只是早晚的事情。汉廷前后出了那么多的废皇后,她们的下场亲自为陈娇做出了示范。

        不说远的,就说舅舅的前皇后,薄昭薄皇后,不是也只能被舅舅废弃吗?薄皇后可是曾外祖母薄皇后一系的女子,还不是说废就废弃了。

        薄皇后被废的时候陈娇还小,薄氏的家族又极为衰弱,又和窦氏是一点交情的够不上的,陈娇也就不再关注薄皇后了。

        但是自从陈娇成了皇后以后,她一直都有担心自己这摇摇欲坠的皇后之位,于是,她便差人去寻了那些遗留在永巷里的老宫人们打听情况。

        陈娇也向还在外祖母宫里面当值的老人,问询了曾经的薄皇后的下场。

        陈娇上次去探望外祖母也是想着要打听一些薄皇后的消息才去的。况且,外祖母总有去世的一天,也许外祖母宫里的宫人可以划拨一部分来到陈娇的手下做事。

        这于陈娇来说,也算是一种福泽。

        陈娇手下的宫人,除了一开始就分配给她的,有许多都是王太后加给陈娇的。陈娇用起人来不太放心,要是外祖母那里的老人能匀给她一部分,因着外祖母的面子,她们也不会薄待了她。

        陈娇也不用再费心培养属于自己的宫人。同在长乐宫里面,陈娇有什么大的动作哪能瞒得住王太后的耳朵,只怕是陈娇刚刚选好了人,消息就传去了王太后的耳朵里面。

        王太后要是有心插一手,陈娇就是哭都来不及。有韩嫣的前车之鉴在前,陈娇对于王太后是越发的小心谨慎了。

        王太后可不会认为陈娇培养自己人是好事情。

        可是,等到刘彘布局完善之后,成功约束了王太后,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陈娇可等不起,也许还没见到王太后倒霉,她就会先突遭横祸也说不定。

        谁知道王太后会不会对她下手呢?王太后可不是什么会手下留情的人。

        陈娇唯一的优势就是识时务,能看得清楚谁是能争取的谁是不能的。祖母那里,总要为她宫里的宫人寻个好去处,就算是放了一部分宫人出去,最后自愿留下的人也是不少的。

        毕竟年纪大了的老宫人们,就是出了后宫也找不到什么好的生计了。

        与其便宜了别人,倒不如偏心一下陈娇,当然,这也就是外祖母说一句话的事情。大的好处外祖母想不到陈娇,那么,外祖母为陈娇行些小方便还是能行的。

        陈娇知道,对于无伤大雅的小事,多数人都愿意行个方便的。毕竟,谁没必要为了这些小事伤和气。

        陈娇就等着外祖母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去捡漏了。陈娇对外祖母多是敬重的,但是那些亲情之类的,就不怎么多了。

        外祖母更偏向于自己的亲子,舅舅、小舅舅和母亲,在世人皆知的事上,陈娇也不会托大,认为自己在外祖母心目中的位置能和母亲相比较。

        陈娇和外祖母之间隔了许多辈分,加之皇室宗亲之间子嗣繁多,外祖母也就关注不过来了。陈娇想想也就能明白,当然只有最亲的,才是最疼爱的。

        所以外祖母选择站在母亲那一边也就不意外了。母亲风光也是外祖母默许的,陈娇要是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外祖母是绝对不会对陈娇有任何的怜惜之情的。

        陈娇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疏离了,外祖母自是和陈娇再无联系了。陈娇之前去看望外祖母,正好探探外祖母的口风。

        外祖母对于她要做的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会顾念陈娇的,制裁刘彘是这样,最后为母亲牟取利益也是这样,陈娇是没有分的,陈娇反倒受到了外祖母行事的波及。

        不过,外祖母面上总不会做得太难看。口头上软和几句,对外祖母来说又不是什么难事。陈娇也就搞清楚了外祖母的底线,只是明面上过得去就行。

        至于外祖母宫里的宫人的去处,陈娇要是能当着外祖母的面和外祖母捎带那么几句,外祖母是怎么也不会拂了陈娇的脸面的。

        陈娇到时候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陈娇的野心大概就是这么多了,很多时候,对于这些小小的要求,陈娇都能得到满足。但是多的是再也没有了。

        陈娇的任性和娇气历来都是有分寸的,所以少有人会拂了陈娇的面子。也是,无关紧要的方便谁会去计较呢?

        陈娇早就听闻母亲行事是越来越放肆了,外祖母眼瞅着时日无多,母亲必须要趁着外祖母还在时候的余威为自己牟取更多的利益,母亲想要保持现有的吃穿用度还需要获得更多的财富。

        母亲私占了一座铜矿山,可是母亲得到矿山的方法并不光彩,母亲收受下官的捐献,却闭口不言回报。

        当然,那位官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晋升。

        在长安城里,勋贵、贵族们想要获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手段。而权力向来是没有敌手的最强武器,往往很快就能制服不愿意的人,所以大家对于权力趋之若鹜。

        母亲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好像自从陈娇记事时起,母亲想要的东西,就从来没有失手过。

        陈娇记事的时候,母亲已经作为大长公主享受供奉很多年了,并且,外祖母、舅舅长寿,母亲依着舅舅、外祖母的威严而收受到的供奉就从来不曾断绝过。

        外祖母在外祖父的时代就是皇后,她在舅舅的时代是太后,现在,到了刘彘这里,外祖母便成了太皇太后。凭着外祖母这份延续至今并不断并加深的威严,窦氏一族的权力延续三朝。

        这和外祖母的长寿是全然分不开的,短命的人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享受这日益稳固的权力。对于重权在握的人来说,长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本。

        曾经的窦太主在当朝成了窦大主,虽然权力几无寸进,但是光光是这名头,就知道母亲有多少虚名了。

        对于母亲这样根基深厚的弄权儿来说,虚名也是值钱的,她就是有能力将手头的权力和虚名把握好。

        顶着这副好名头,母亲也就是敛财的名头都能说得好听一些,而知情人卖母亲面子的时候,也能捞的不少的虚名。

        虚名也是名,谁不喜欢好名声呢?

        可是陈娇却知道,母亲这是开始心虚了。刘彘称帝的时候册封了许多人,但是真正因此获益的人并没有多少,多是名头上好听罢了。

        刘彘是个进步繁多的皇帝,他对于权力的把握一直都很好。他深知养虎为患的后果,所以他在权力的封赏之上反而吝啬至极。

        在他真正掌握政事和天下以后,他有的是机会和时间培养属于他的势力—他的权臣势力。刘彘只会选择能被他掌控的家族扶持,不会培植本身就强大的家族。

        至于宗室嘛,刘彘会将他们一步步踢出权力的中心。刘皇室宗亲在舅舅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就再也兴不出风浪来了,但是刘彘还是不放心,想着要继续衰微宗室的力量。

        想来应该是外祖母的曾经带给刘彘的危机感太过强烈,他宁可刘皇室就此衰微,也不愿意宗室之中再出现能够威胁皇帝帝位的宗亲。

        而外戚呢?王太后一系,应该过不了多久便会彻底落败。王太后嚣张太久了,惹到了不该惹的人,刘彘会让王太后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

        对于刘彘来说,从来都只有他执掌别人命运的份,是断没有道理由他人来执掌他的命运的。

        对于伤了他的人,山高水流,来日方长。刘彘可太有耐心了,他的愤怒巨大,要一点一点的慢慢释放在王太后及其身后的田氏一族的身上。

        外祖母人之将死,窦氏必然会作为外祖母的替代者承受刘彘的愤怒;王太后此生荣华已定,又是刘彘的身生母亲,明面上的光鲜是必定的,但是田氏可就说不好了。

        总要有人来承受刘彘的报复,刘彘需要这些被报复的人作为示范告诉天下人,天子该有其威,旁人是触也触不得其逆鳞的。

        他是天下之主,只要是他想要做的,就一定能要够做到,他不会允许有他不能做到的事情出现。

        刘彘将这些心思说与陈娇听的时候,陈娇也没有太过惊讶。凭着刘彘的性子,陈娇也能将他的心思猜得七七八八,他要说与她听,她听着便是了。

        她这个皇后可是做得窝窝囊囊的,大一些的权力是万万没有的,但这也是刘彘想要的。

        刘彘并不需要强势的外戚存在,外祖母早早地教会了他,外戚氏族究竟有多么强势。所以他即使是因着窦氏一族才能顺利成为太子,现在的他也完全不顾念曾经的旧情。

        陈娇对此并不想发表任何的看法,各家自扫门前雪,只要不要牵涉到她便好,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虽说陈娇是靠着窦氏才成就了现在的她,但是她也不会愚蠢地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陈娇和窦氏之间撇清干系,既然是刘彘想要的结果,那么陈娇便这样做便行了。

        陈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窦氏,作为被刘彘记恨在心上的氏族,必将遭受苦难。

        陈娇也改变不了刘彘这样的想法和行为,陈娇只能默默等待着合适机会,要是能保下窦氏一族的性命便是最好的结果。

        陈娇现在充当了韩嫣的一部分角色,但是刘彘并不会满足于现在。日后,他会有新的男宠,只是远不如韩嫣这样亲厚罢了。

        到了那个时候,陈娇知道自己或许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刘彘抛弃无用的人的时候,可是绝情地很呐!

        韩嫣是他悉心培养的心腹,也是最能理解他的心头好。在没人见到的时候,陈娇经常偷偷嗤笑刘彘,这是因为韩嫣深知受刘彘崇信的重要性,走每一步都要先揣摩刘彘的心思,再顺着他的心思来。

        陈娇以前也是这样的,所以在本质上,她和韩嫣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娇对待韩嫣并没有什么偏见,该怎么对待就怎么正常对待就行。

        都是依靠着刘彘稀薄的信任获取想要的东西,就别搞谁看不起谁那一套了,怪麻烦的。

        刘彘的喜好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她和韩嫣的喜好只能是被遮掩、被斩断的多余的东西,她(他)们的喜好从来都不重要。

        陈娇知道,刘彘绝不会知道她和韩嫣真正的喜好,刘彘没兴趣也不屑去知道陈娇和刘彘的喜好。

        陈娇和韩嫣在刘彘的面前显然是非常卑微的,但是这也是这么多年下来应付刘彘是最有效的方式。得罪未来的皇帝陛下,是嫌脑袋太多不够砍是吗?

        刘彘心眼不大,最是记仇。像他这样甚少受过委屈的人,只要感觉到一丁丁点的不适,便会记恨很久,只有某一日全盘报复回去才能将他心中的怒火平定。

        陈娇想不通那些上赶着要来开罪刘彘的人是究竟怎么想的,非要逞一时的威风,将自己暴露在刘彘的眼皮子底下。

        是生怕刘彘不知道自己重权在握,非要成为刘彘收拾的靶子才能消停下来吗?

        陈娇是真的理解不这些人的想法,包括韩嫣为什么要不怕死的去挑衅王太后,陈娇也是死活都想不明白的。

        手腕强势又聪明的皇帝从来都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只要让他失了面子,你就合该丢了性命,只是在他这里你是该早些还是晚些丢掉性命而已。

        刘彘这个人,在他尚在稚嫩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好好的了解过他。他真实的脾性也就不被外人知晓,等到他强大到需要大家都来揣测他的脾性的时候,他的帝王君心早就已经变得深不见底了。

        当然,人是会不断变化的,他经历了什么,又做过什么,总是让人变得非常快。陈娇有幸能目睹刘彘逐渐变成什么样子,即是她的幸运又是她的不幸。

        这使她能轻易看清自己的命运,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结局。刘彘喜欢的,从来都是受他控制摆布的女子,或者说,刘彘喜欢的永远是受他照拂,因为他的照拂才能发迹的弱小族群。

        但凡是强势一些的女子,就会被他无情的毁掉未来,而陈娇作为刘彘计划毁掉的女子被刘彘暗中安排了命运。

        当然,这是陈娇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的事情了。

        现在的刘彘只是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把本该属于他的东西拿回来,不论是权力还是百姓们的俯首。

        他早在心里推演了无数遍,在脑海中进行了无数次的假设,就只等着外祖母薨后,他便能将这些早就在心里重复了无数遍的想法一步一步的践行下去。

        刘彘会是一个好皇帝吗?陈娇不知道,她只是在刘彘的身上看到了不少外祖父的影子。

        在世人的眼里,外祖父也许是个好皇帝,但是在真正知晓外祖父秉性的人眼里,外祖父为人无疑是凉薄血腥的,在这一点上,外祖父和刘彘非常相像。

        母亲在年少的时候不被外祖父宠爱,但是母亲对外祖父却很憧憬。

        那是能从代国诸侯王变成皇帝的人,果断杀妻灭子,对吕氏一族赶尽杀绝的皇帝。

        虽然说外祖父的好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功劳,但是当成为皇帝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外祖父却能牢牢的抓住不让机会流失。

        作为能够在那个汉王朝极其不稳定、风雨欲来的时候成功坐稳皇帝位置的皇帝,母亲多次说与陈娇听的外祖父,一直都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陈娇却直觉这刘彘以后也许会像极了外祖父,甚至会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陈娇是那么的确信,刘彘的双手日后必然会沾满了血腥。“武”字,可不是“文”字能相比较的。

        文帝都是那样的残忍凉薄,未来的武帝必定只会更加的残忍凉薄。武力,从来都是伴随着血腥的。

        刘彘能如此不加掩饰的以“武”冠帝位,陈娇便知道,刘彘迟早有大开杀戒的一天。


  (https://www.7722wx.com/html/47770820/352316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