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如果她知道(陈阿娇) >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自打她记忆清明起,就一直知道自己就是作为皇后的期望出生的。她也渐渐做好了自己即将要成为皇后的准备,要是当上皇后是这样的心酸无奈,母亲为何一定要执着于让她成为皇后呢?

        “但凡从龙有功,又没有什么大错的人,绝大多数还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位置的。娇儿,你别恨母亲,母亲实在是不想后半生老死在封地上,临到了了却连一件金缕玉衣都捞不着。”

        母亲终究最爱自己的权势,陈娇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她突然安静了下来,娇柔的声音变得淡淡的,“是了,母亲,我会成为一个没有什么大错的皇后。”

        她仿佛是知晓了自己今后的命运,沉默的乖乖接受母亲的期待。母亲的爱,太过于复杂,让陈娇说不出什么抵抗母亲的话。

        她又能说什么呢?她能成为皇后,全是仰仗着母亲,她什么也不需要做,皇后之位就唾手可得。她甚至不用费一点心力,就能坐上这个位置。

        等到了以后,母亲势微,她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完成母亲的期望呢?要知道,她的金贵可不是千户侯女的身份带来的,而是大长公主的女儿带来的。

        母亲没有说出来的是:要是有一天舅舅没了,外祖母没了,母亲的大长公主的尊贵也会随之消逝。

        更不要说窦氏一族了,要是缺了窦太后,怕是要日渐滑落了。

        母亲的绝大多数荣耀尊荣,来自外祖母一系的窦氏,只有一小部分,才得益于舅舅。皇帝偏宠兄弟姐妹怎能多得过偏宠子嗣呢?

        子嗣里面,皇女们就没有皇子们得皇帝宠爱由来已久。就连皇子们,舅舅这么多的皇子,怕是分一分舅舅的喜爱也分不得多少。外祖父膝下顺利成人的皇子不过个数,自是珍惜。

        舅舅光是皇子现下就有十余人,而且舅舅还年轻,多的是青春年少的少女的为他诞下皇子。这皇子啊,要多少有多少。

        纵使王美人深受舅舅喜爱,王美人的妹妹王良人还在接连不断的诞下皇子,这皇帝的位置怕是也难落到这第十子刘彘的手上。

        除了刘彘在出生的时候讨了个彩头,恰逢舅舅登基,成为景帝。就是王美人梦日入怀的小手段,被舅舅视为吉兆。

        其实吧,舅舅的许多妾室在怀孕前,都要说梦日入怀、听神低语之类的话,只是大多数人说完后并没有就着这吉祥话怀孕生子,也就没有下文了。

        唯有这王美人,运气好、手段高,偏偏梦日入怀还顺利怀孕生子,生下一位健康的皇子,这吉兆便一下子传了开来。

        饶是如此,这刘彘站在前面9个哥哥面前还是不够看,他凭什么争?

        程美人可是有已经长大了的孩子,更不要说这栗良人的孩子了,栗良人的位置身份不行地位卑微,不代表她的皇子不行啊!任谁都是劲敌。

        王美人一直都很聪慧,她知道自己势弱,于是专程找上了母亲。

        说起王美人,母亲与这王美人,也是有着渊源的。

        舅舅喜好美人。自从高祖开始,美人荣宠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到了舅舅这里,就更不用说了,宠幸美人那是常事。

        这也是为什么母亲选择向舅舅进献美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舅舅需要,而美人们想要出头,母亲也需要舅舅开心,不和她离心。

        美人从不是永远都年轻貌美的,但是适龄的妙龄少女却是时时都有的。能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谁甘心就这样糟践下去?

        这世间多的是想要过上华贵的生活的美貌女子。

        栗良人能凭借美貌在舅舅还是太子的时候独得恩宠,接连生下3个皇子,就能在年纪渐长之后,失去宠爱。

        以色侍人的人,到没了颜色的时候,自然也就只能失去荣宠。不过,至少曾经华贵的生活还能留下。

        栗良人确实是不得舅舅怜爱了,程美人、王美人这不就熬出头了吗?

        可是,这些美人是怎么来的呢?她们都是搭上母亲后才得以面见舅舅的。

        良家子、百姓们是难以见到皇帝的。

        外祖母曾经也是一个出身平民家的宫女,就是因为得了外祖父的宠爱才得以壮大窦氏一族。

        可是那时,外祖母好歹是以宫女的身份被嫁予外祖父的。当时的吕后,就连刘氏皇室也得避其锋芒,谁敢置喙吕太后的决定。

        吕太后一系的嫡系女子稀少,为了控制那些诸侯王们,不仅要嫁女给他们,还要嫁那些吕后挑选出来的宫女们给他们做妾。

        现在的良家子们要想出头,可就更难了。连面见皇帝的机会都没有,就是有如花的美貌也是枉然。

        于是,良家子、百姓们便想到了母亲。她们请人递个自荐的竹简给太长公主府的仆从,仆从们再呈给母亲,待到母亲亲自去看了各个美人的长相样貌,再择日将其中的佼佼者送与舅舅。

        要是舅舅满意,便留其在先在永巷里住着,差人给个合适的身份,等到以后这些美人们有了孩子或是让舅舅开心了,就抬个更高的身份。

        程美人、王美人就是母亲曾经送与舅舅的美人。

        只是母亲当时也没想到,王美人和程美人能这样的受宠,因而有了美人的位份。

        母亲向舅舅进献美人已经很长时间了,许多美人都是母亲私下里送去到舅舅面前,母亲便不会再管后边的事情了。

        母亲只是给了她们一个机会,接下来,就是美人们各自的造化了。母亲不会给予多余的助力,母亲只是推了她们一把而已。

        要是成了,舅舅能开心,母亲这里也放心;要是不成,舅舅自会招呼手下的人给她们个其它的去处,母亲也懒得插手、关注。

        但是这些事情,对于母亲来说都是很久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了。母亲也不会私下再和这些美人们有什么瓜葛,只是互惠互利而已,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

        只是这王美人,远远比母亲想的要聪明。不仅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美人的位置,还有着成为太后的野心。

        要是日后刘彘成了太子,可不就是她王美人成为皇后了;等到这刘彘成了皇帝,她不就直接成了太后吗?

        入主长乐宫,可是所有皇后、妃子们的做梦都想要做的事情。

        母亲向来喜欢和蠢笨一些的人商谈重要的交易,就像是栗良人那样的,好掌控。所以母亲才先去寻了这栗良人。

        像是王美人这样的聪明人,母亲担心有朝一日王美人势大,将会反咬她一口。到时候,母亲已然势微,也只能自认倒霉受了去了。

        毕竟,母亲也只是舅舅的亲姐姐,下一任皇帝和她再亲也不会亲得过自己的身生母亲。

        先帝时代的大长公主,自然是与新任天子的势涨相反,就如日渐沉落的夕阳那般,再也不能光芒四射了。

        皇后的位置也就算了,皇帝从不会被皇后的想法左右;可要是太后的位置,就是皇帝也得顾念着太后的想法。

        长者为尊,是为礼制。皇帝也怕别人戳着他的脊梁骨指责他不孝顺,即使是私下里的也不行。

        外祖母作为窦皇后的时候,对母亲也是如此,外祖父让母亲嫁堂邑候,母亲就得嫁,外祖母插不得一句。

        纵使外祖母再心疼母亲,饶是舅舅当时已经贵为太子,外祖母也是做不得主的。

        只有等到祖父崩了之后,舅舅顺利称帝,外祖母成了窦太后,母亲这才熬出了头。

        要问哪一个大长公主是能回来住在长安城的?只有母亲一人。

        至于吕后嘛,她倒是有女儿,不过她是惠帝的胞妹,只能称为“元公主”,还是惠帝的皇后—张嫣的母亲,和母亲不太相同。

        她从来不曾远走过长安。她和当时的众多吕姓诸侯王都住在长安城,至于下场嘛,灭族而已。

        想要和这刘氏皇宗抢这天下的掌控者的位置,得先掂量掂量你能不能强得过吕后。

        从高祖建立汉室起,这天下就换了主宰。先秦没了多少百姓,又覆灭了多少家族?

        且不说当时秦王朝建朝时就杀了多少世家大族,就是在高祖当时,也是覆灭了不少异性诸侯王。

        权力一直都伴随着失去和死亡的危险。

        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要的就是绝对的掌控。这权力,除了皇帝手里面的,只要皇帝想要收回,就能收回的。不愿意的人,大多都死了。

        陈娇父亲的父亲,陈娇的曾祖父—陈婴,就是幸存者。所以陈娇的父亲深知,这权力不好拿啊!不是你的不要想,如若不然,死就是了。

        若想蚕食天下,就要有为之身死的准备。

        不过,重权在握有一点好处,吕后至死都是尊贵的吕后。她的女儿鲁元县公主尊贵了大半生,即使随着这吕氏家族覆灭,也依然留在了长安,以一副残骨埋在了这长安城里。

        人呐,这死后哪管得了子子孙孙的去处,再也做不了主了。所以吕氏被刘氏皇室和权臣们一齐灭了族。

        不过,大多数人想的都是如何确保自己的此生的荣华不消减。母亲也不例外。

        母亲只是想过好自己这一生就好了,她活着时还能多照拂子嗣,她要是死了那就是想要管也管不了了。

        窦太主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陈娇一直都知道,母亲为外人看是如何的风光,但是内里又是如何的辛苦。权力从来都是需要耕织和赌的。

        幸运是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需要一些的,还有赌的勇气也是必不可少的。

        赌赢,则更进一步,手头的权力更多;赌输,也许就是全盘皆输,身首异处的后果了。

        母亲从小所处的环境告诉她,只要栗良人不识抬举,迟早有一日,这栗良人会自寻死路。而王美人的结盟邀请,她做不到放掉。

        栗良人是指望不上了,不听话的蠢货,不被其连累已是万幸。而其他合适的结盟人选大多有反噬的风险,但是不结盟母亲手头的权力只会消亡地更快。

        就算以后王美人势大,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要是这结盟顺利完成,母亲至少还能再维系这手头的权力二十来年。

        于是母亲和王美人之间,就有了陈娇和刘彘的最重要的婚约。

        王美人想必也是极需要母亲的,王美人作为平民出身的良家子,即使通过深耕成了这王美人,现下手头的权力也是及其稀薄的,她的母系没有根基。

        纵然她的母系臧氏一族曾为一方诸侯,但是随着西楚霸王的灭亡,臧氏一族的荣耀也随之败落,勉强留得性命已是倾尽所有,无奈只能变成了平民。

        陈娇的外祖母成为太后多年,更不要说窦氏一族在朝堂上的势力了。母亲既被外祖母疼爱,又能和舅舅说得上话。母亲根基深厚,将来会助力颇多。

        这门婚事亲上加亲是有一些的,但是各取所需才是主要的。

        陈娇没有选择,母亲也是如此。此时的风光,早晚有一天会消失殆尽,母亲理应早做打算。

        陈娇就这样听着母亲的经验所谈,伴着父亲唱着的民谣诗歌,长到了9岁。

        在陈娇9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刘荣被废黜。

        起因还是母亲将给她听的呢!

        栗良人嘛,向来愚蠢,不见怪的。母亲喜欢追着舅舅说栗良人品行差,眼里容不得旁人,舅舅也着实心烦这栗良人。

        本来舅舅就日渐嫌恶人老色衰的栗良人,鲜少提起她,母亲却这样时不时提起她给舅舅添堵,可不就让舅舅更烦栗良人了。

        导致舅舅连带着太子刘荣也喜欢不起来。有母如此,太子刘荣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再加上这刘荣实在是不争气,确实不是有能力的大才,照礼制接受太子学识培养,愣是找不出一丁点出彩的地方。

        陈娇的表舅窦婴作为刘荣的太傅,非常不满这刘荣的愚钝。母亲得知这件事后,私下开心了许久,刘荣不成器,怕是要被舅舅厌弃了。

        舅舅又怎么会放心将这天下交给他啊?刘氏皇室可是盼着这江山千秋万代的。一个庸才,又怎么能守得住这江山呢?

        母亲看人,还是不错的,栗良人确实是自寻死路了。权力不是蠢人能够玩弄的。再加上这王美人极其聪明,手段又够狠,给了栗良人致命一击。

        这栗良人倒得就更快了。

        舅舅本来就不喜欢刘荣,只是碍于刘荣作为大皇子没有什么大错,便依了立长的礼制立刘荣为太子,顺道绝了小舅舅继位的希望。

        连太子都有了,这皇太弟继位也就不要瞎想了。外祖母也没了借口让小舅舅成为皇太弟。

        要是刘荣得舅舅喜爱,这栗良人不会这么多年还是个小小的良人,在刘荣被立为太子时就应该抬一抬栗良人的位置。

        虽然薄皇后当时还没被废,可是薄皇后的位置显然是迟早要被废掉了。这不,还没等个三五年,舅舅就废了薄皇后的皇后之位了。

        王美人阴险呀,撺掇一些臣子上书立栗良人为皇后,这直接就给了舅舅废太子的由头。

        舅舅大怒,一下子斩了不少人的脑袋。栗良人小小的良人还敢肖想皇后之位,伸手到了这朝堂上来,这还得了?

        舅舅不是不满太子刘荣过于平庸,为人蠢笨,但是舅舅在明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只等到废太子的借口来了,不就直接废了这刘荣的太子之位了吗?这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一切皆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不得皇帝喜爱就是太子也能给废了。

        要知道栗良人可是连母亲的面子都不愿意给,她又会给谁面子呢?这样的人往后要是成为皇后,这度量也太小了,舅舅唯恐失了脸面,自然是要另择合适的人选。

        不过嘛,舅舅是不会明面上说出来的,皇帝的心思,可是向来是深不见底的。也许舅舅是有别的想法也说不定呢!

        只是这栗良人呐,要想成为皇后,就连陈娇都知道那是在痴心妄想。愚笨且张扬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最先倒下的垫脚石。

        有那么多的人在背后盯着你的位置呢!德不配位却惯爱树敌,大家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呢。更不要说那些要把你当作垫脚石,期望着往上爬的人,他们对你出手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了。

        一个树敌颇多的人,在你受难的时候连一个想要搭把手的人都不会有。

        栗良人以前唯一的倚仗太子刘荣,现在没了。她也不想着随便找一个儿子跟随去封地,偏偏要在这后宫里耗着,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母亲让陈娇不要去揣测蠢货的想法,会拉低她的档次的,陈娇便也就作罢了。

        不过,母亲说过的话,陈娇一直记得,母亲说:“看着吧,不想着远离这个权力斗争日益激烈的权力中心,像栗良人这样的蠢材,只会自己害了自己的性命。”

        母亲当时脸上的苍凉也印进了陈娇的心里。是啊,谁会愿意主动放下自己手中的权力呢?母亲也是这样的,也许母亲要是面对栗良人的处境,也许也会不愿意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一走,也许就是一辈子的事了,此生都不会再有回来的机会。

        母亲也是沾了外祖母的光,才得以回到这个母亲日夜思念的长安城。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舅舅成为了皇帝,而舅舅和母亲关系亲厚,舅舅亲封的“大长公主”,自然是该住在长安城里的。

        或许,要是母亲不回到长安,也许她们一家人的命运会完全不同。然而现在,陈娇的命运已然露出了端倪。

        她会嫁予刘彘,不日便是太子妃。

        母亲近日更加繁忙了,平日里就连陈娇也难见她一面。太子之位高悬不定,多方蠢蠢欲动。

        臣子之间的往来频率,母亲进入未央宫的次数,父亲紧皱的眉头,都昭示着时局不太平。

        父亲担忧的说:“怕是要变天了。”

        陈娇望着父亲担忧的神情,也开始惶恐起来。

        小舅舅递了书信来长安,母亲还未看过就匆匆进宫递给外祖母。

        没几日,外祖母再次提出让舅舅立小舅舅为皇太弟的想法,舅舅还没拒绝,表舅窦婴就上书指明小舅舅继位不合礼数。

        之后,有太多太多的臣子们反对让小舅舅继位的想法。

        小舅舅气昏了头,索性让门客雇人,刺杀反对他成为皇太弟的大臣们。以袁盎为首的大臣们许多没了性命。

        舅舅大怒,下令彻查刺杀一事。之后,舅舅直接立刘彘为太子,立王美人为皇后。

        刘彘的名字也自此改作了刘彻。刘彘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刘彻的过去。

        小舅舅自知犯了大错,特意从梁国来到长安,留宿在母亲的别苑里,频繁前来大长公主府拜托母亲求舅舅留他一条性命,然后又回别苑里住着,默默等待着舅舅的处罚。

        这次,小舅舅眼里的野望和活力,完全消失殆尽。他颓废了不少,陈娇从他来大长公主府时的神态里可以窥得,他好像不再是以前那个连神态里都带着傲气的诸侯王——梁王了。

        外祖母倒是一直护着小舅舅,唯恐舅舅伤了小舅舅,舅舅只得减轻了对小舅舅的处罚,勒令小舅舅再也不能回长安了。

        母亲和外祖母都暗暗松了一口气,想着总算是保下小舅舅一条性命了。

        一时间,再没人敢触窦氏一族的霉头了。小舅舅犯此大错还能全身而退,这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窦氏权势滔天。

        大长公主府的生活也愈发的奢侈起来,什么珍奇稀罕的物件太长公主府都能得一份。

        母亲也日益骄纵起来,小舅舅再来不了长安,还能侍奉在外祖母身前的母亲自然得到了外祖母双份的偏爱。

        本来外祖母就是最偏心小舅舅的,舅舅得了皇帝的位置,小舅舅自然就矮了一头。

        外祖母总想着要补偿小舅舅,毕竟小舅舅是外祖母所有的孩子里面,最为孝顺的孩子了。

        陈娇的外祖母眼睛很早就看不见了,每次外祖母生病,小舅舅总要从遥远的梁国赶来,侍奉在外祖母跟前,亲自喂食外祖母吃饭,可谓是尽心尽力。

        外祖母也最是喜爱小舅舅了,末子嘛,历来是宠上天也不为过的。

        只是现在,可惜了,小舅舅再也不能亲力侍奉在祖母身侧。小舅舅只能差人送来些补品,恭祝外祖母身体安康。

        陈娇自然也是再也见不到温和的小舅舅了。

        这是她第一次知道,被权力迷了眼睛的人,是怎样的疯狂和固执。即使像是小舅舅那样优秀的人,也在一次次的迷失中,变成了那般心狠阴险的人。

        结果,在陈娇10岁的时候,到了大概可以接受血肉相残的残酷道理的年纪之时,母亲才将这段往事的真相告诉她。

        小舅舅从没有害过人,长安城里流传的那些真相都是假的。

        母亲的话,像是最冰冷的冰,转瞬间便夺走了她全身的温热。

        “一个根基在梁国的诸侯王,又怎么能唆使得动这些长安的杀手?”

        “你小舅舅就算有这个能耐,又怎么会这样轻易就被查出来?”

        “你小舅舅在梁国,最是喜欢舞弄诗文画作。窦氏那里,你表舅窦婴已经代表了窦氏一族的态度,除了你外祖母,没人会向着你小舅舅。”

        “窦氏使不上力,其他人又哪里有胆子助你小舅舅刺杀朝中大臣,你小舅舅从那里得来的这样的权力?”

        “娇儿,事情的真相大多不会真正流传开来。都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就要了你的命,你还得跪着说一句‘谢陛下海涵’,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

        “指鹿为马,历来都是如此。至于那些不重要的真相,极少被记住。不要相信什么所谓的记载,那都是在皇帝的鼻息下得以留存的所谓‘事实’。”

        “所以娇儿,日后等你做了皇后,可万不能意气用事。保全己身,最为重要。皇帝要是不再亲近你了,你定要小心谨慎,切莫再惹皇帝不高兴。”

        陈娇从来都不知道,原来皇帝是如此的强势,怨不得刘氏皇宗就是死,也不愿意撒手,皇子们也死活都要争那个位置。

        皇帝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是不对的。


  (https://www.7722wx.com/html/47770820/352383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